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青海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让农村美起来 让村民富起来

2018年05月31日 10:50   来源:青海日报   

  五月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处处荡漾着温暖的风。

  灰色的水泥路,飘逸如丝带,连接着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连着一片片绿意浸染、花香四溢的幸福花海。

  文化院墙、休闲广场、农村书屋,充实着边麻沟村民的精神生活。农家乐、观光亭、美丽花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省内外游客。

  如今的边麻沟人,通过勤劳和智慧,把昔日穷困的小山村,打造成了名扬四方的幸福家园。

  站在“花海”的门口,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要让边麻沟村美起来,更要让村民富起来。”

  好一个雄心壮志的李培东!

  心系群众大小事

  对于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自打李培东担任村干部的这8年时间里,他始终情系群众冷暖,心为百姓解忧,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过去,村里只以小麦、菜籽、大豆等农作物种植业为主,村民每亩地收入还不到六百元,那时村里就有人外出打工。李培东是土生土长的边麻沟人,他和其他一些村民一样在外经商。

  2011年初村里换届,因组织的召唤和村民的期盼,他当选了村主任。

  上任的那天,村委办公室连张像样的桌椅都没有,一查账,发现只有十几元钱,还欠着村会计两年的工资。

  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村容村貌。没有干净整洁的面貌怎么吸引项目投资?

  因为村“两委”没钱,李培东就上县民政局申请救济款和救济面粉,并把物资分发给村民,调动村民积极性,老百姓拿到面粉后很感动,就主动帮着打扫村道卫生。

  卫生是好了,可是破烂的土坯房却怎么也收拾不好,于是李培东申请了10万元的危房补助金,对危房进行拆除、改造。

  村民安全来家的房子,当时有一半快倒塌了,又苦于资金紧张。李培东得知后,立刻把自己的一万多元现金给了他,让他先盖房。

  就这样,他们一边筹钱一边干。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二版)

  2013年李培东在村里筹资修建文化广场,他将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都邀请回村,带头捐款2万元,共筹得6.5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

  在李培东的带领下,边麻沟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他实现了当初自己定下的目标,一户都没落下。

  李培东常说,村干部是群众推选上来的,不为民办实事、好事感到有愧。

  谋出百姓致富路

  2014年李培东被选为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如何能让村民增收致富?这是李培东一直思考的问题。

  过去的边麻沟村,自然条件恶劣,传统种植业产量低,成为制约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让村子美起来,就得宜居宜业怡人。”于是,依托现有的生态资源走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在李培东心里生根发芽。

  李培东认清发展形势,找准阻碍发展的瓶颈,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想方设法争取项目与资金,破解村子发展难题,帮助村民创业增收,做好群众创业致富的“带头人”。

  在经过村“两委”班子认真谋划,并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后,村里最终确定要打造乡村“花海”。

  有了思路就得干,那么建设“花海”资金从哪里来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没有村集体经济,账面上那一点钱也只能维持村“两委”日常办公。关键时刻李培东站了出来,他将多年来从事驾驶培训及经营苗木的近800万元“家当”投入“花海”建设。

  一石激起千层浪。党员纷纷带头,村民积极自愿,有钱出钱,有地出地,不到一个月时间,流转土地达到40公顷,村民自愿入股达到60万元,同时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将贫困户人均5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吸引到“花海”建设中,为“花海”建设顺利开工注入了资金动力。

  随后,李培东除了忙活现场施工的事情,依旧不断跑项目。

  几年的时间,边麻沟已被打造成包括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花海”乡村旅游品牌。

  采访时,李培东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旅游项目带动村里68户村民发展乡村自助游、农家乐和特色小吃,有50多人稳定就业、100余人临时务工,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超过500余万元。

  如今,走进边麻沟村,处处是绿色,步步是景观,村里的乡村旅游迅速兴起,敢做善为的李培东,让美起来的边麻沟村也富了起来。

  绘制农村新画卷

  房子新了,村子美了,李培东并不满足,他认为:“精神富有才是最终的富有。”

  依托“花海”开办农家乐富起来的村民阿来寿,就是这样。

  村民阿来寿是蒙古族,他的媳妇是回族,一家人相互尊重、相互敬爱。婚后两口子办起了“清真”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自从村里有了花海农庄,来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也为我们增加了不少收入。”说起这些,阿来寿说,别看我们经营面积小,但我们都是严格按照乡里关于卫生、价格等管理制度经营着,生意虽小,也要诚信经营。

  不仅如此,李培东还组织召开支部会,把树新风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一环扣一环地向前推进。

  开展评选孝老敬亲等活动,李培东自己动手制定入选条件,并时刻把关。

  如今,“脏了我一个,洁净全村人” 的村卫生清扫员郑玉邦、村里的致富能手张福存、多年如一日照顾婆婆的孝媳马迎梅……一个又一个“最美边麻人”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抓文化建设,李培东不仅身体力行,还积极动员其他村民。

  现在,村里有漂亮的文化广场,许多村民都能够像城里人那样晚饭后跳跳锅庄舞。他们还从中挑选出几名文艺骨干,由村妇联主任兰守月领头,成立了村级锅庄队。

  改习惯,靠引领。一些老党员,个个尽心尽责。他们有时活动在广场上,有时出现在村道里,随时就做起了宣传。

  李培东更是以身作则,总是抽空到村里查看,发现村道边、聚居点有垃圾,就弯腰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与此同时,改厕,种树,种花,开展卫生评比,开展读书活动,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这些事,村民们一样都没有落下。正是这些活动,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

  从自己掏腰包帮助村民解决难事,从打造“花海”计算每亩地的投入,到耕种过程中的浇水、施肥……不论村民有什么事,李培东总会为他们排忧解难。村民之所以信任李培东,是因为他把大家当成自家人,把村民发展致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