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农民讲习所,正是风生水起时

2018年05月23日 11:07   来源:宁夏日报   

  今年以来,农民讲习所在全区各地风生水起。

  比如引领这一风气之先的固原市,充分利用村部、村综合文化活动服务中心、闲置校舍等场所,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讲习所全覆盖。活动便民化、内容菜单化、队伍多样化、制度规范化,820个讲习所开展讲习1200余场次,培训农民4.9万余人。

  新时代的农民讲习所,不同于过去的农民学校,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她重在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先脱旧,以精神层面的脱贫促进物质层面的脱贫,以文化小康助推全面小康,为实施脱贫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文化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送到广袤乡村的田间地头,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群众头脑?如何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把村民组织起来,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引导他们自觉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事实证明,农民讲习活动因为接地气、实用性强且通俗易懂,而被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它已经成为宣传、组织、教育农民的重要阵地。

  农民讲习所将思想引领、脱贫致富、技能培训、移风易俗等内容囊括其中,充分发挥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优势,既成为农民脱贫路上的“加油站”,更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大课堂”,对于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提升农民技能、孕育社会良好风尚,意义深远。

  “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农民讲习所的经验启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让美丽新农村建设具有长久的活力,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必须持续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农村、入人心,必须用新精神、新理念、新风尚武装农民,用新文化、新技能提升农民。

  “枪头不快,累折枪杆”。如果思想跟不上、道德滑了坡、技能掉了队,就算一时富了,也不是好状态。举办农民讲习所,要坚决解决群众缺乏脱贫致富的必要技能、缺少改变生活的自信勇气的问题,坚决踢掉发展动力不足等阻碍脱贫步伐的“绊脚石”,坚决打掉陈规陋习等阻挡乡村振兴的“拦路虎”,激活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在距离上接近群众,精准对接农民需求,用生动实践和实际效果打动群众,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革命战争年代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开启民智、传播红色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的农民讲习所,也一定能组织和引导农民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凝心聚力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