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9月23日电(记者马晓媛)缺林少绿、生态脆弱、脱贫任务较重的山西省近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造性地将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探索“一个战场”同时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个战役”,山区添了绿色,群众增了收入。
生态脱贫的岚县样本
行走在晋西北岚县界河口镇会里村一带,处处可见挺拔的小油松,仿佛给黄土地穿了一层“绿衣裳”。会里村67岁的贫困户贾引明说,以往靠家里2亩地连吃饭都不够,现在跟着合作社种树,一年能挣4000多元,日子终于“过开了”。
贾引明所在的岚县林得财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有社员48户,其中45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仅去年一年,合作社就实施造林1500亩,参与造林的贫困户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
“这些人基本都在50岁以上,外出打工没人肯要,现在守在家里就有活干,有钱赚,别提多高兴了。”合作社负责人马兰柱说。
岚县位于吕梁山区北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贫困县,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副县长刘思昭说,为了同步推进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岚县引导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由8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组成,将每年的造林工程全部交由合作社实施,使贫困群众获得劳务收入,造林完毕后,仍由贫困户对林木进行长期管护,获得管护报酬。
岚县的实践是山西省近年来推进生态脱贫的缩影。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森林覆盖率仅20.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又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119个县区中近半是贫困县,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将生态脱贫作为全省脱贫攻坚重大战略之一,提出把脱贫攻坚与生态治理相结合,让贫困群众通过生态建设实现稳定脱贫。
“五个一批”全方位推动
金秋时节,在山西大宁、左权等地山区走访,不时能看到贫困户参与造林的忙碌身影;在娄烦、岢岚、壶关等贫困县,常能遇到靠当护林员脱贫的群众;从晋北到晋南,无论是传统的核桃、红枣,还是双季槐、油用牡丹等新品种,都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山西省林业厅厅长任建中表示,在推进生态脱贫过程中,山西探索出“五个一批”措施,即退耕还林脱贫一批、生态治理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干果经济林管理脱贫一批、林业产业脱贫一批,全方位提升贫困群众收入。
——提前启动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增加政策性收入。山西省将退耕还林任务重点安排到贫困县,做到能退尽退,并在国家补助基础上省级每亩配套700元,提前启动2017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170万亩,优先发展经济林,惠及8.2万贫困户,户均增收3150元。
——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增加劳务收入。山西以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将贫困劳力组织起来,并将贫困县造林工程全部交由合作社实施。据统计,今年全省2926个合作社承担了260万亩造林任务,共带动15.5万人脱贫。
——落实生态管护脱贫政策,增加工资性收入。山西将国家生态护林员全部聘用贫困人口,天保管护、国家公益林管护和未成林管护岗位60%安排给贫困户,共设置岗位2.8万个,吸纳1.9万贫困劳力,人均年增收6700元,惠及4.75万贫困人口。
——全面提升经济林质量效益,增加经营性收入。山西贫困地区经济林普遍存在低产低效问题,为此该省启动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优先将贫困户经济林纳入补助范围,连续扶持3年,初步统计可每年每亩增产约20%,户均年增收500元左右。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增加产业收入。山西通过流转集体林地、林木经营权,引导贫困群众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股份制林场,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特别是优先发展沙棘、皂荚、双季槐等特色经济林,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创新机制提供保障
山西基层干部认为,山西省在经营机制、帮扶机制、集体林国有林场托管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为生态脱贫的推进提供了重要动力和保障。
首先是创新经营机制。山西以林权改革为中心,以推进股份合作为重点,通过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林业经营主体,千方百计激活林地资源。目前已选择大宁等9个县和九大国有林局开展资产性收益扶贫试点,为全省探索经验。
大宁县委书记王金龙说,县里积极鼓励企业和能人大户带领农民以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政府涉林补助资金入股,牵头领办股份合作组织,已有两家公司签约。
其次是创新集体林国有林场托管机制。为盘活分散到户的集体林地,山西开展了集体生态公益林委托国有林场管护经营试点,在集体生态公益林权属不变、群众收益不减的前提下,国有林场承担管护经营责任,生态林补偿资金和林下种植养殖等经营收益归林权所有者所有,最大程度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最后是创新帮扶机制。山西省林业厅去年派出20个督导组分赴58个贫困县,进行政策宣讲和指导服务,一包三年,目前已完成五轮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