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第一书记和她的脱贫攻坚战

2017年07月31日 09:3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7月29日电题:“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第一书记和她的脱贫攻坚战

  新华社记者汤阳、水金辰

  “漆大哥,先别生气,来看看山下的新房。”在村民漆正明家的稻场上,金寨县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拿出手机,向他展示搬迁安置点的照片。一周之内,这是余静第三次上门动员漆正明搬迁。

  漆正明的家,在大别山深处的漆湾村民组,山高路陡、家境贫困,40多岁的漆正明至今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十天半个月才偶尔下山一次。

  按计划,今年8月安置点完工后,漆正明将和其他20多户贫困户一起迁入新居,然而因为舍不得山上的老房子,不管村干部如何相劝,他就是听不进去。

  “还得继续想办法做工作,不搬迁他家不可能脱贫。”从金寨县中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到驻村扶贫、成为大湾村第一书记,两年的历练,让原本有些腼腆的余静变得干练起来。

  2015年,全国开展驻村扶贫,平时在单位里乐于助人的余静主动报名,来到这个距离县城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山村。那时,这个村1000多户村民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1户。

  作为一名出生在金寨农村的“80后”,余静从小就对这连绵不绝的大山和生活在山里的人们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了弄清村民的致贫原因,余静走遍了全村37个村民组。大湾村曲折蜿蜒的山间小路上,又多了一个黝黑瘦小的身影。白天走村入户、夜晚整理材料,成为余静驻村以来逐渐养成的生活习惯。

  “晚上都到半夜了,村民服务中心的灯还亮着。看她还在工作,大家都很心疼。”村民王能福说。

  既是扶贫干部,也是妻子母亲。驻村之前,余静毅然给不足半岁的女儿断奶。从那时起,儿子跟着爷爷奶奶、女儿跟着姥姥姥爷。她一家四口虽在一个县,却分处四地,难得一见。

  “有时晚上八九点了,还是会忍不住视频问一下孩子吃没吃饭,想跟他们说说话。”说起家人孩子,余静眼眶泛红,有些哽咽。她说,她驻村扶贫所取得成绩的背后,是家人的理解与牺牲。

  大湾村2017年预脱贫户陈泽申,中年丧子、老伴过世,之前与孙子住在四面透风的土坯房里。为了让他能尽早脱贫,余静平均每周都会去他家走访两三次。从光伏扶贫到产业扶贫、从异地搬迁扶贫到社会兜底扶贫,在余静的争取下,陈泽申共计享受到10项帮扶措施。

  由于工作扎实出色,余静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对于这一殊荣,她坦言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比我努力的驻村扶贫干部还有很多,我只能说拼命干吧,把所有的本事都拿出来,没有理由不干好。”余静表示。

  根据大湾村村部墙上的脱贫时间表,村里今年计划脱贫34户113人,明年村出列,2019年实现全部脱贫。光伏扶贫、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针对每家每户的不同致贫原因,余静制定了详细而有针对性的脱贫方案。

  “很多人问我后悔不后悔?我说不后悔,我还是那句话,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余静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