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既是中央、省委系列决策部署在工业方面的具体要求,也是工业发展的现实支撑。通过创新工业扶贫举措、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乡镇龙头加工企业、延伸特色产业链条等措施,四川各市州产业扶贫各具特色,在提升企业产品价值、解决就地就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等方面,成果十分喜人。
“输血”与“造血”并重
巴中产业扶贫形成“双赢”局面
坚持规划引领建基地,通过培育市场主体搞加工,巴中市初步形成以银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以生猪、黄羊、土鸡为主的畜禽,以稻谷、油菜为主的粮油等全产业链,破解了扶贫产业无序发展农户增产不增收等难题。
“‘输血’与‘造血’一定要并重,这样才能让产业扶贫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巴中市经信委主任涂光明介绍道。通过“公司+专合组织+农户+基地”发展模式,巴中发挥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采取贫困户入股、吸纳贫困户就业、与贫困户签订单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实现了贫困群众增收和企业增效“双赢”。
在巴中市南江东榆工业园内,借助南江黄羊特色优势,四川北牧集团大力发展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目前,已具备年加工肉羊50万只的生产能力。该集团与贫困村农户签订“借羊还羊、全程服务、订单养殖”合同,推行“125”养殖模式,即龙头企业借给每户贫困户1只公羊、20只母羊,年实现养羊收入5万元以上,贫困户第3年开始还回同质同量的羊(第3年还20%、第4年还30%、第5年还50%),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已借养黄羊4万只,带动3800户贫困户实现年收入户均5万元。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利税1.17亿元,带动县内1.1万户5万余人脱贫致富。
四川巴中新普瑞制药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邓道清介绍,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该公司带动核心基地周边农户种植5000亩,培育种植专业户和种植大户,让苦口药材成脱贫良方。
多地展示产业扶贫成果
我省总结经验推广示范案例
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发挥工业产业扶贫的作用。在日前召开的四川省推进工业产业扶贫工作会上,全省21个市州相关负责人到会,集中展现了工业产业扶贫工作上取得的优秀成果。
阿坝州立足传统农林牧副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等涉农富民产业。“产业协会培育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又发展出涉农富民企业。”阿坝州经信委主任余光亚表示,“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将农民与产业协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反哺社会,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达州脱贫攻坚面宽、量大、任务重。看到其他市州在工业产业扶贫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达州市经信委主任刘传政表示:“要把工业产业发展与农业有机结合的经验转化为达州工业产业扶贫的有效实践,结合达州实际,主要打好三张牌:一是打好产业布局优化牌,把脱贫攻坚放在重中之重,逐力实现以脱贫帮贫有机结合;二是打好特色产业培育牌,达州是个农业大市,我们要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产品深加工,道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举措和办法助农增收,助农增产、增效、增收;三是打好绿色产品品牌牌,彻底改变常在深闺无人识的现状,努力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广、卖出好价钱。”
此外,青神县以竹编形成的产业,五粮液集团的“以工促农、以工促增、以工促旅”等举措都吸引了众多关注,大家纷纷表示将会借鉴。
据悉,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各地工业产业扶贫优秀案例进行了总结,印发了《中央和省委关于产业扶贫重要讲话精神摘要》《工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示范案例》和《四川省产业脱贫攻坚·农产品加工实用技术丛书》,总结推广各地经验,进一步促进工业产业扶贫各项部署抓细抓实抓到位。(记者 魏雯静 陈悦)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