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6月30日电 题:山西发扬“吕梁精神”啃深度贫困“硬骨头”
新华社记者 晏国政、吕梦琦
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等“吕梁精神”。如今,山西省把这种精神用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员干部聚焦深度贫困“硬骨头”,敢担当讲奉献善创新,带领贫困群众朝着全面小康社会奋勇前行。
把啃“硬骨头”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吕梁山深处、湫水河畔,山西临县白文镇庙坪村的河滩地上新建起6栋香菇种植大棚。4个月后,这些大棚将迎来第一茬收成。
大棚的主人,是庙坪村脱贫积极性较差的6户贫困户。为了动员他们发展脱贫产业,第一书记乔伟顺挨家挨户做工作,并以个人名义担保,帮他们筹集了建棚资金、赊来了菌棒。“对于这些‘硬骨头’,我们不帮,谁帮?”乔伟顺说。
集中在吕梁山和太行山片区内的一些深度贫困县,是山西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为此,该省确定了临县、静乐、大宁等10个深度贫困县,3350个深度贫困村和数十万深度贫困群体,采取超常规举措开展集中攻坚。
山西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担起啃深度贫困“硬骨头”重任。对10个深度贫困县,山西确定10名省领导分别联系帮扶,其中省委主要领导主动联系帮扶最大的贫困县临县。此外,还规定每个县要有省直单位包村帮扶,经济强县结对帮扶,省属国企合作帮扶,专业技术人员等挂职帮扶,三甲医院等对口帮扶。
在吕梁山南端的临汾市大宁县,24名县级领导包乡联村,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覆盖网络。忻州市静乐县则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理所应当是各级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说,作为吕梁山区的党员干部,更应继承和发扬“吕梁精神”,顾全大局敢于担当,把这份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能奉献善创新:革命精神在脱贫实践中再焕生机
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养兵十万、牺牲一万,为保障革命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新时期,深度贫困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发扬能奉献、善创新的革命精神和传统,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继续战斗着。
8月份,静乐县神峪沟乡东大树村第一书记杨垚将结束任期。两年间,她不仅带领群众实现整村脱贫,还在村扶贫档案里留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杨垚穿着厚厚的棉衣,抱着孩子,坐在火炉边吃午饭。炉台上烤着十几片馒头片,放着一包榨菜。
去年8月份,单位领导考虑到杨垚出生仅半年的孩子尚未断奶,提出由别的同志提前接替她的工作,但杨垚担心交接会影响扶贫,坚持背着孩子一起驻村,一住就是半年。有时候忙起来,吃不好饭是常事。即便是极冷的冬天,她也只在村委会办公室里用凳子拼成小床,把孩子放在上面睡觉。“为了我们能脱贫,她连自家娃都舍得,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哩!”71岁的村民袁绪清说。
在吕梁山区的一些深度贫困县,有很多像杨垚一样甘于奉献的扶贫干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有的甚至病逝在扶贫一线。“扶贫干部这么拼命干,关键是因为心里装着群众,愿意像革命先辈一样为人民群众的事业奉献。”静乐县委书记李德新说。
深度贫困县大多自然条件恶劣,脱贫基础差。“要啃下这些‘硬骨头’,除了奉献精神,更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善作善成。”大宁县委书记王金龙说。
去年以来,大宁县把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实施购买式造林,组建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80%以上的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37个。今年参与贫困户户均可劳务增收1.1万余元,实现“一人栽树、全家脱贫”。
在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区,以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生态扶贫模式正在全面推广。临县、静乐县等地还根据实际,大力度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不断提升帮扶效率。
艰苦奋斗加油干 自强不息谋脱贫
美好生活,需要贫困群众用辛勤劳动来创造。在山西一些深度贫困县,各级党委政府在开展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有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广大贫困群众也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光荣革命传统,自立自强,在脱贫道路上奋力拼搏。
临县白文镇赤普浪村59岁的贫困户薛侯将在香菇种植大棚内跑来跑去,一会儿翻翻菌棒,一会儿拧开水龙头浇水。“每天早上五点半到棚里来,晚上八点回家,出菇的时候还要连夜干。一年要干五个月,比种地辛苦多了。”他说。
尽管如此,薛侯将和其他十几户贫困户依然干劲十足。薛侯将是村里最贫困的村民之一,由于老伴常年生病吃药,再加上给3个儿子娶媳妇,他欠下30多万元外债。“种地不挣钱,打工没人要。这香菇就是我还债脱贫的希望。”薛侯将说。
今年以来,为了帮助村里16户深度贫困户脱贫,赤普浪村委会主任高世强垫资建成26个香菇种植大棚,薛侯将一家承包了6个,每个大棚每年最少能收入三四万元。他说:“政府想方设法帮我们脱贫,但我们不能总依赖政府。自己能干点就干点,脱贫最终还得靠自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