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江善
再宿吕梁贫困老区大山头村,已是炊烟袅袅的夜晚。
当老支书高毛宽把我们迎进窑洞,大家急切寻找给我们做那碗面条的女主人高大娘。
5年前就在这孔窑洞,高大娘为我们端上热气腾腾的白面面条,还卧上仅有的几个鸡蛋;而她们自己却吃着粗糙难咽一日三餐的莜麦面条。可是,高大娘再也见不到了,两年前她患糖尿病去世了。
她的二儿子高亮生端上土豆豆腐烩粉条。我们一边吃着,一边与围拢来的乡亲们聊起摆脱贫困。
摆脱贫困的过程是苦涩和艰难的。高大娘不见了,当年的光棍兄弟只有王迎春赶来了,他的哥哥也走了。5年间这个仅有11户29人的小山村死去7人。年已45岁的高亮生依然光棍一人,孤身一人的王迎春最大的愿望是能进养老院。
这个典型的“空心村”仅剩下7户12人。没有学校,看病要到50里外的县医院。遇到天旱,吃水只能到深山沟里去找。
5年未见,高毛宽的大儿子高建生显得苍老了许多。他贷款3万元养羊。没想到遭遇养羊市场行情下跌,接下来的疫情“大羊和小羊总共死了200多只”。如今他亏了20多万元。
当然,脱贫的滋味里苦涩中也充满甘甜和希望。
当年,十多里进山土石路已硬化成水泥路面,四五十米的进村道路也铺上了红砖。深夜,寂静的山村被新装的太阳能路灯照得如同白昼。乡亲们告诉我们,如今不愁吃、不愁穿,贫困户也大都享受到了国家低保政策。
在山西静乐县,藜麦、黑枸杞等特色作物种植,成为一些农民增加收入的新产业。饱受“伤心羊”折磨的高建生也对种植黑枸杞产生兴趣。
5年前住在没电没水的小山头村的高俊奎一家,已在政府帮助下搬迁到丰润镇,当年14岁还没有上过学的高金芳姐弟,也迈进了校门。三孔新窑干净明亮,放学归来的姐弟俩在宽敞的庭院里玩耍,愉快的笑声在空中飘荡……
时隔5年,除了老区吕梁,今年记者还再次来到赣南苏区的江西省崇义县杰坝乡中洞村和川陕革命老区的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中坝村,再宿革命老区,咀爵脱贫攻坚——这一凝聚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期盼的伟大实践,我们的心灵受到又一次洗礼,从中感悟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举。
(注:《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刊发的《一碗面条的愧疚》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