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中国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的“精准服务经”

2017年06月09日 10:57   来源:中新社   

  中新社湖北保康6月9日电 题:中国特色扶贫产业发展的“精准服务经”

  作者邢翀

  烟叶种植成就了山村的致富梦。2016年,全村烟叶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产量近55万斤,实现纯收入800多万元。 邢翀 摄

  正值烟叶移栽季。51岁的湖北保康简槽村村民韩朝东天不亮就在自家20多亩烟叶田里忙碌起来,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回家。

  韩朝东去年种植烟叶近20亩,收入10万多元人民币,已成为村里的烟叶种植大户。但就在5年前,他在外打工多年决定返乡种烟叶时,发现自己跟人差了一大截。“在外越打工经济越困难,但决定回来种烟叶,发现技术又跟不上,一窍不通,很是灰心啊。”

  照他的话说,自己能脱贫致富,掌握烟叶种植技术,技术员和帮扶干部不知道往自家田里跑了多少趟。

  2016年,简槽村种植烟叶近2000亩,收入808万元,户平均收入5万多元,已成为全市烟叶种植第一大村。家家户户有产业,家家户户有收入,这是大山深处的简槽村得以在去年底脱贫的最主要原因。

  烟叶产业帮助简槽村实现经济发展。但与普通农作物种植不同,种烟叶对技术非常讲究。在精准扶贫的号角声下,凭借烟叶种植而告别贫困的简槽村,与其背后的“精准服务”密不可分。

  “烟农与企业之间就是鱼与水的关系,相辅相成,实现双赢。”湖北保康县烟叶分公司经理苏兆俊告诉中新社记者,烟农与烟叶公司结合度十分紧密,分公司共197名员工,其中162名都常年工作在全县17个农村收购点上,“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接地气,把服务送到户,送到田。”

  在过去的五年里,县烟叶公司每年都会把有限的种植计划向贫困户、贫困村倾斜,无偿提供育苗大棚、农机等生产设施,并在农家肥推广、连片生产示范、地膜烟种植、绿色防治等方面配套扶持和补贴政策。

  苏兆俊说,烟叶种植的全过程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日常的技术服务必须要做到精准。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年度计划指导烟农种什么品种、育多少烟苗、什么时间育苗;然后根据不同海拔、不同区域指导烟农确定移栽时间和行距;再根据测土化验结果,参照历年投入水平,分户、分田制定、下发施肥通知单。

  前期工作完成后,还要进行精准防控,烟叶公司定点观测、定时发布烟叶病虫害预测预报,推广生物防治新技术;烟叶成熟后,烘烤是最考验技术的环节,除了投资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烤房外,公司还会开展大规模技术培训;在收购时,技术人员会指导烟农正确分级、科学保管,以保质保量。

  三月大棚育苗、四月大田整地、五月烟叶移栽、七月烘烤加工、九月收购交易、腊月深翻冬炕,总能在农户家里看到技术员和帮扶干部的身影。

  烟叶种植也最怕恶劣天气。2014年,简槽村经历了种植烟叶以来最为严重的冰雹灾害,全村烟叶几乎绝收,出现了大量贫困户。

  事后,烟叶公司进行了保险赔付,烟农保住了本钱。此后每年烟叶公司还会筹资180万元,与气象部门联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烟区天气预报、人工防雹、人工增雨等气象服务。简槽村还新增一枚防雹火箭炮,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在中国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保康县,不仅烟叶产业,茶叶、药材、油用牡丹、蓝莓等其他产业都有着各式各样的“精准服务经”。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命根子’,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地培育脱贫主导产业是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保康县扶贫办主任廖道明说,特色扶贫产业与传统作物生产不同,对技术服务要求高,目前全县已有7000户1.88万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完)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