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记者在陕西省产业脱贫专题会上获悉,去年以来,陕西省突出产业,聚焦脱贫,积极引导规划、项目、资金、人力向产业扶贫聚集,全省累计有2.2万个新型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受益贫困人口达73.97万人。
加强政策引导。我省组建11个省级部门参与的产业脱贫领导小组,编制特困地区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指导56个重点贫困县完善产业扶贫规划,出台5个产业扶贫意见和小众产业发展、科技帮扶、经营主体带动3个配套意见,初步构建了我省产业扶贫政策体系。
狠抓产业培植。立足“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我省积极培植粮、果、畜、菜、茶5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培育3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地苹果、特色奶畜、猕猴桃等优势产业,精准布局食用菌、小杂粮、特色种养等“小众产业”,推动形成长短结合、大基地与小板块配套的扶贫产业格局,全省共确立了61类114种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陕南食用菌产业拉动农民收入26亿元。
创新联结机制。我省坚持“主体带动、机制联动”,一手抓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手抓典型模式推广复制,总结推广省供销社资金变资本“五位一体”、千阳县建平台“项目超市”、商南县企业带农户“先借后还”、白水县利益共享“果园托管”模式,通过土地托管、股权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初步形成稳定的产业帮扶、精准受益机制。
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卯村,通过推进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休闲农业,全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两年前的不足6000元增长到1.12万元;西乡县实施“百企帮百村”项目215个,覆盖3.75万贫困人口。(记者程伟)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