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的边寨静谧安详,家家户户胡椒飘香,密密麻麻的水泥桩布满山坡,走近细看,一丛丛嫩绿的胡椒藤艰难地从石头缝里破土而出,倔强地向上攀援。
这里是绿春县半波乡倮沙村,近年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的“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让这个由79户组成的拉祜族村寨直接过上了现代生活。
“全面小康,一个兄弟民族、一个民族村寨都不能掉队。”绿春县民族“直过区”以拉祜族为主,涉及5个乡5.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2%。他们大多生活在边境沿线或偏远山区,长期与世隔绝,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程度深,发展能力弱。一直以来,在一系列超常规扶贫举措的推动下,“直过民族”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新家挪穷窝
今年春节前,平河镇大头拉祜寨群众搬进了二层楼的新房,眼看进村的道路马上就要贯通,路灯也要亮起来,25岁的李平斗对着记者连声说好,“以前住的是石棉瓦顶的空心砖房,现在的新房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搬家那天来了好多人,比过年还热闹。”
大头村有33户167人,全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部分住在简易棚,有些群众甚至还不会说汉话,201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人均有粮不足100公斤,是全县最典型的“民族直过区”特困村。
“要干,就从最难的干起。”为啃下这块“硬骨头”,县委书记李国民亲自挂联大头寨,依托州人大帮扶资源,以易地搬迁、安居工程为抓手,每户整合12万元资金,统规统建20户,改造提升13户,实现了人畜分离、厨卫入户。
90岁的马先梭还睡不惯席梦思,家人为她在火塘边铺上了地铺。距她家50多米外的芭蕉树下,黑色塑料布搭建的简易窝棚曾是一家人的栖身之所。“以前她家最值钱的就是火塘上的铁锅,全部家当不到100元。”村小组长王先山告诉我们。搬入新家后,政府为每家配齐了生活用品,藤篾沙发、钢架床、席梦思、电磁炉、太阳能、电视机、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太阳暖和的时候,老人会打开电视,这时,就像饭碗里多了一勺肉,曾经孤寂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倮沙村是另一个拉祜寨子,以前这里的拉祜族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老林里,交通受阻,信息闭塞,通讯不畅,基础滞后,半坡乡启动倮沙村“整村推进”项目,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先后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黄连山综合扶贫开发、特困地区连片扶贫开发、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等一系列项目,从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帮助倮沙群众脱贫。现在家家户户拥有不少于84平方米的钢混结构住房,村里建起了一块400平方米篮球场,还有200平方米的活动室,村内道路实现硬化、亮化、美化。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为拉祜群众安了新家,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摆脱了极端贫困的局面,实现挪穷窝搬新家、过新生活的目标。”半坡乡乡长罗俊表示。
育产业强后劲
“直过区”群众大多生活在边境沿线地区或偏远山区,更为特殊的是,绿春县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属于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针对这一特殊县情,201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中以“三大片区”为工作重点,实施了“三区联动+连片脱贫+攻坚拔寨”的脱贫模式,采取整乡整村推进和整族帮扶等措施,推动面上的整体脱贫。
夕阳西下,陈琴还在地里忙活,县科技局技术员逐一向她讲解胡椒采摘要领,“要发青发亮的才可以采,早了是一包浆,晚了又太老。”
倮沙村的大部分耕地属于坡地,“石头缝里种庄稼”,曾是村民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前村里按照传统方式种植包谷、洋芋,一年到头口粮都不够,温饱不能解决,生活困顿,发展的希望渺茫,“救济粮拉到家门口,村民都不愿抬回家。”
“政策好、人努力,选准产业有了后劲才能脱贫。”村小组长王先山说,如今,胡椒、橡胶、砂仁被倮沙村民称为“致富三宝”。去年,有小部分胡椒进入采摘期,让村民初尝甜头,眼看今年橡胶即将开割,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就能成为熟练技术工,村里青壮年个个跃跃欲试。
半坡乡乘势而上,以“三免两补一培训”即免费打塘、供秆、供苗,补助粮食、化肥,培训技能的方式,帮助拉祜族群众现场培训橡胶种植、开割及生猪养殖技术。目前,拉祜族群众掌握了畜牧业养殖、蔬菜种植等基本生产技能,并发展橡胶1250亩、胡椒300亩、砂仁450亩。其中,橡胶产业最多的一家达70亩,最少一家6亩;胡椒产业最多的有8亩,最少的也有两亩,砂仁户均发展5亩。按照近3年的市场均价估算,到2020年,橡胶、胡椒、砂仁3种产业可实现年产值855万元,人均年收入可实现2.4万元。
在大头拉祜寨,政府动员群众收回流失的土地,采用“集体经济”模式发展板蓝根100亩,创建生猪、土鸡养殖合作社两个,目前该村人均生物产业达到2.4亩,户均生猪存栏2.5头、土鸡20只以上。同时,开展种养技术、法规教育、思想引导等工作,培训8期受益264人,村里对青壮年还实行定向外出务工引导培训,并定期跟踪服务。
通过“民族直过区”攻坚拔寨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半坡倮沙村、平河镇大头拉祜寨、牛孔戈马村等一批直过民族村呈现出崭新面貌,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脱贫增收产业逐步形成。
重教育断穷根
张卫华是倮沙村的第一个大学生,2014年从建水民族师范毕业后,考取了红河县宝华镇中心完小的教师岗位,这让父亲张黑才得意了很久。紧随她的脚步,目前村里已有了4名大学生。
王平山家的墙上贴满了两个娃娃的奖状,每逢有客人来,他都要展示一番,“不能让下一代像我们一样落后了,以后不管他们读到哪里,都要全力以赴支持。”
短期脱贫靠产业帮扶,长期能力提升要依靠教育和培训。绿春县从教育着手,出台“直过民族”教育补贴政策。对就读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都给予相应的补贴,对县城就读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并派工作组挨家挨户做工作,要求家长送适龄儿童上学。目前,倮沙村共有在校生49名,其中,小学生22名、初中生16、高中及以上11名,实现了适龄儿童就学率100%和零辍学率目标。对超过上学年龄的拉祜族青少年,乡里联系实用技术培训学校进行技能培训,并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已输出20名拉祜族青年到广东、上海等地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增长见识。
“拉祜族帮扶有两个最大的成效,一个是产业,另一个是教育。”县扶贫办宣教办专职副主任李知翼感叹,“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越来越成为拉祜族群众的共识。
春光明媚的早晨,山岚缭绕,群山叠翠,崭新的民居点缀其间,处处是忙碌劳作的身影。安居房建设、易地搬迁、教育扶贫、产业帮扶、劳务输出、技能培训……一场大规模、大投入、精准到村到户的帮扶在黄连山深处展开。借助脱贫攻坚之力,“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正在用双手播撒脱贫致富的希望。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