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3年消除绝对贫困 重庆武隆提前脱贫的路径何在?

2017年04月28日 10:19   来源:华龙网   文峰 刘雪琴

  原标题:武隆:脱贫不脱钩三年消除绝对贫困

图片说明: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武隆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1月15日,重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专题记者会,会上传出消息称,武隆区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摘掉了“帽子”是否意味着扶贫工作宣告结束?武隆提前摘帽的路径何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带着疑问,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武隆区委书记何平。

图片说明:武隆仙女山大草原景区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因地制宜探索旅游扶贫新路

  “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在武隆发出‘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我们迅速行动,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举全区之力投入脱贫攻坚战。”何平回忆说。

  任务已定,成败在于行动。动员令发出后,武隆随即制定了“时间表”,确定了“两年脱贫、三年巩固、五年小康”三步走的攻坚时序。

  但是,作为一个贫困山区,武隆该从何发力?发展工业,显然优势不及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但武隆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绿水青山不就是金山银山?

  答案逐渐清晰。

图片说明:武隆仙女山镇游客接待中心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事实上,近年来武隆旅游风生水起,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区县,瞄准旅游产业,推动精准脱贫正是最好的选择。

  找到发展的突破口后,武隆先后推进75个旅游重点项目,引导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户发展2500余家农家乐,集中打造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5000多家涉旅微企,发展3000多家特色餐馆、特产店、旅馆及家庭公寓……

图片说明:众多游客在冬日前往武隆景区赏雪游玩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一系列“组合拳”相继打出,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也显著地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武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探索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据最新统计数据,五年来,武隆接待游客总量1亿人次,年均增长13.7%;累计实现综合收入257亿元,年均增长14.8%。仅在2016年,武隆全区就接待游客突破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5亿元。全区近3万农户、7万多名农民吃上“旅游饭”,初步实现了“旅游做到哪里,老百姓就富裕到哪里”。

图片说明:武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户脱贫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找准了旅游扶贫的突破口,接下来,还需要多措并举、全面发力。

  武隆围绕脱贫攻坚任务,深入调研基层实际,出台了“1+11”总体方案,开展了“十大攻坚行动”,并相应加大资金投入、项目实施、产业发展、干部帮扶力度。

  在“十大攻坚行动”中,武隆对生态建设、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基层建设等十项重要扶贫工作进行了攻坚克难。其中,仅在扶贫搬迁攻坚行动中,武隆就整合投入4.7亿元,新建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43个,搬迁安置贫困人口4685人,包括深度贫困人口291户、818人。

图片说明:民主村留守儿童与帮助者正在做小游戏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此外,武隆还选派了75名年轻优秀的区管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直接助推农户脱贫。

  “不仅如此,我们还建立完善了‘集团联系乡镇、单位对接村社、干部帮扶农户’的对接帮扶机制,组建26个帮扶集团结对帮扶乡镇。按照‘市管领导干部帮扶10户、县管领导干部帮扶5户、其他干部帮扶2户’的对接帮扶机制,实现了对1.6万户贫困户对接帮扶的全覆盖……”何平说。

  正因为多措并举,且对贫困户逐一“把脉”,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才确保了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提前一年脱贫摘帽的重任。

图片说明:扶贫活动中孩子们围着圣诞老人索要礼物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脱贫不脱钩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目前,经区级自查验收、市级复核和第三方评估,武隆全区75个贫困村已达到整村脱贫标准,建卡贫困人口由1.6万户、5.5449万人减少到1734户、5111人,贫困发生率由建卡时的18.6%下降到1.7%;脱贫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建卡时的2215元增长到6842元,增幅达208.9%。

  至此,武隆提前一年完成了脱贫摘帽任务。

  但在何平看来,武隆的扶贫工作尚未画上句号。他说,要让贫困户远离“贫困线”,防止脱贫后返贫,武隆还任重道远,还要坚持脱贫攻坚“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力度不减”,还要坚持“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和“扶上马、送一程”。

  何平说,武隆还将继续完善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脱贫动态监测筛选、脱贫绩效跟踪管理等后续扶贫机制,深入实施巩固和深化脱贫成果三年计划,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加快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精准脱贫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意见》。

  “力争到2019年,除政策兜底的农村贫困人口外,原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有效抑制相对贫困,确保‘能脱贫、可持续、逐步能致富’。”何平说,这是新年伊始武隆自己给自己确定的又一个新目标。

图片说明:武隆区勤学幼儿园贫困儿童幼教关爱活动现场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扶贫小故事:

  桃树变成“摇钱树”贫困村变身“富裕村”

  今年43岁的申建忠,是武隆区火炉镇筏子村一个地道的农村汉子,在当地有着“脆桃王”的美名。正是这个“脆桃王”,用一个小桃子,带领全村走上了致富路。

  从1997年起,申建忠在荒山上种下5000余株桃树,经过十多年的艰辛付出,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培育出“仙女脆桃”,有了可观的收益。

  这时的他,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位劳模,不仅要自我发展,更要带领身边人共同发展。

  “一年下来,收入确实很可观,我虽然告别贫穷,但周围很多邻居并没有。”申建忠说。

  为了带动全村脱贫,申建忠买来三轮车,把肥料和自己培育的桃树苗子,装车送到附近村民家里,让他们种植,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如今,武隆区火炉镇筏子村已经成了有名的脆桃村。不仅申建忠自己种植1500亩脆桃,他还带动周边600余农户种植3000多亩脆桃,每亩产值均在1万元以上。

  此外,他还建立了科普培训室,定期对农户进行脆桃育苗、种植、防病技术培训,用科技为农业保驾护航。

  2015年5月,申建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残疾小伙开网店卖“土货”带动250余户贫困户脱贫

  十年前一场意外,让武隆区一个年轻小伙张永红身患残疾,贫穷、伤病让他几近绝望。然而,在武隆各界人士的爱心关怀下,他奋发图强,成立电商公司,不但让自己实现了脱贫致富,还带动了当地村民走上富裕之路。

  2012年4月,张永红开起了淘宝店,店名取为“武隆小张网店”。经过四年多的经营,小张的淘宝店铺有了5颗蓝钻,销售量与信用等级都不断往上涨。

  武隆海螺村和邻近鸭江镇青峰村的村民们昔日卖不出去的洋芋、红薯、老腊肉等“土货”,都不断送到“小张网店”,还能卖上个好价钱。

  2015年11月4日,张永红的传宏土特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在海螺村正式成立了。淘宝实体店挂牌升级为公司后,销售量猛增,一个月交易至少在580单以上,销售额超10万元。

  仅去年一年,传宏公司的毛收入达到108万元,除去工资、快递等费用,纯收入超过45万元。同时,公司电商扶贫还带动了当地250余户贫困户逐渐致富增收。

  2016年9月27日,张永红作为当年的全国残疾扶贫先进个人,接受国务院扶贫办的邀请,到北京参加全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会议,并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接帮扶把她带上致富路

  2014年以前,火炉镇东山箐林场的村民刘光淑,一家三口一直居住在D级危房的土坯房里,年均收入仅有2344元,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2016年,按照“市管领导干部帮扶10户、县管领导干部帮扶5户、其他干部帮扶2户”的对接帮扶机制,武隆区委书记何平,成为了刘光淑家的对口帮扶干部。

  “房子太破了,住着都害怕。当时政府补贴了3万元,我们自己想办法筹了6万元,修了个90平米的砖混结构的新房子!”提到住进新房的事情,刘光淑很高兴。

  刘光淑没有想到的是,解决了住房难问题后,自家门前的300米人行便道也得到了硬化,还修建了1口饮水池,自己家出行难、饮水难的问题也一并得到了解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何平心里早日有了打算。他几次前往刘光淑家,了解具体情况后,帮助协调刘光淑的女儿、女婿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让他们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

  同时,刘光淑也在家依托东山箐农场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养殖业。何平帮她家争取到产业扶持资金,刘光淑养起了4头生猪、20只土鸡,年平均纯收入从建卡前2344元增加到7391元。如今,她家已经远离了“贫困线”,走上了致富路。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