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省铁路管理局局长孙有才重新踏上了八里营村那条田间小路。
今年年初,隆化县被列入深度贫困县重点帮扶之后,省交通厅驻村工作组也相应调整了帮扶对象,孙有才带领的工作组被调整到了100多公里外的唐三营镇羊圈子村。这一天,工作组回八里营和接替其工作的下一个组进行交接。
临近村庄,孙有才下了车,查看去年新打的机井。恰好有村民路过,远远地就喊:“这不是孙书记吗,你们又回来了啊!”孙有才回应着,他曾兼任这个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
村民们对工作组竖起了大拇指:从田间路到村村通,再到“户户通”,而今八里营村的交通出行,在整个西川(当地对隆化县西部区域的泛称)都是前所未有的。
他们打心眼里高兴,现在每天走出家门,都能穿双干净鞋了,“晴天不着土,雨天不踩泥”;而且,当地特产的有机大米,再也不愁销不出去了。
村民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谢,当地春节前有杀年猪的习俗,于是就排着队请工作组去家里吃杀猪菜。
离村子越近,孙有才的心情也越复杂,回忆起一年多来所经历的酸甜苦辣,这位40多岁的汉子不由得眼圈发红。
“一年多来,我们一直在反思,脱贫攻坚是否光往村里砸钱就行?”孙有才说,实践证明是不行的,钱只能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但要让群众稳定脱贫,不仅要帮他们找到路子,更要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干劲。
回顾过去一年的扶贫工作,最让孙有才自豪的就是他找到了一条“路”:工作组成员没动一锹土,没搬一块砖,就带领村民干成了需要花费上百万元才能完成的工程。
走出这条“路”的诀窍,就在于他们构建了一个新机制,用“四自两验收”(自愿申请、自行协商、自己施工、自己负责;验收路基、验收路面)的办法,四两拨千斤,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了村庄面貌改变的主体。
工作组在八里营村扶持的养猪场也采用了新思路,贫困户不用花钱就能得到猪仔、圈舍,等到猪出栏销售之后,再把钱还上就行。
村里的贫困户陈德民家里供着三个大学生,欠了很多外债。但陈德民是位养猪高手,他建在院子里的猪舍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而他又没钱向村外搬迁扩大规模。工作组就帮他联系了贴息贷款,还建议他把养猪技术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一年下来,陈德民收入了10万多元,率先跳出了贫困户的行列。
村主任孔凡明说,八里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0户,像陈德民一样,2016年已有120户稳定脱贫。
在大地初融的季节走进八里营村,这里到处都是生长的气息。养牛专业户温举来了,一个上档次的牛场已经开始进牛;在外打拼的聂春波兄弟回来了,他们开发的矿泉水厂将吸纳三四十名村民就业。文/记者 董立龙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