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绝壁凿“天渠”壮志凌山河

2017年04月20日 11:0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绝壁凿“天渠” 壮志凌山河——记贵州遵义市老支书黄大发

  一个当时年仅20多岁的农村大队长,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

  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当地人管它叫“大发渠”。村民们以最朴实而又最隆重的口头命名方式,感谢他们的带头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

  “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

  黔北深处,多为喀斯特地质。

  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在巡查水渠途中,身旁就是悬崖。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在巡查水渠途中,身旁就是悬崖。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苞沙饭”难以下咽,在喉咙上直打转转。

  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走在去水渠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走在去水渠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对于贫穷,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几岁时,母亲就去世;父亲抽大烟,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岁,黄大发便成了孤儿,滚草窝,吃百家饭长大。

  对于摆脱贫困,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的决心。

  “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1958年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那年,黄大发下了决心。

  “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草王坝村几面大山的背后是螺丝水河。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当地公社牵头,草王坝大队、健康大队、胜利大队共同开建“红旗大沟”,想引来这稳定的水源。黄大发任指挥长。

  当时,修这条水渠,中间必须打通一条长116米的隧道,公社认为技术难度太大,黄大发就带着群众自己干。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正在向村民们讲解数十年前留下的水渠设计图纸。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正在向村民们讲解数十年前留下的水渠设计图纸。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黄大发先用农村土办法确定水平线:竖起竹竿测量,人眼两边“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时候,黄大发用耳朵贴着山听,指挥群众往声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茧。最终,隧道打通了。

  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用黄泥巴敷成的渠壁难经风雨,水渠修修补补十几年,没法再用,在上世纪70年代被废弃。

  “刚修渠的时候我才几岁,十几年里父亲经常不在家里,都和大家在工地上。修渠失败的时候,我已经上中学了,那时候父亲经常在家里发呆,我知道他很伤心。”黄大发的二儿子黄彬权说。

  但是,黄大发没有放弃。

  1976年,遵义县水电局干部黄著文来到草王坝,住在黄大发家里。“小个子、有干劲,满手的茧握手扎着疼。”这是黄大发给黄著文的最初印象。彻夜长谈中,黄大发再次表明了修渠的决心。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正在用锄头清理水渠。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正在用锄头清理水渠。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再次见到黄大发,是1990年腊月,那天下着大雪,已经成为遵义县水电局副局长的黄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来访的黄大发。“10多年了,但一眼还是认出了他。他穿着破解放鞋,没有袜子,脚趾露在外,一身单衣冻得发抖。”

  黄大发的挎包里,装着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请。

  “我走了两天到县里,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丝河工程,想请你帮助立项。”“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我要实现通水愿望,这一次,拼了命也要干。”……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