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刘锦秀:为乡亲们趟出致富路

2016年12月26日 12:19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姚鹏

  在湖北罗田县的深山沟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早上醒来听着鸟儿叫,回头看见老婆笑,白天跟着锦秀去放羊,回家照顾爹和娘,高高兴兴送儿上学堂。”

  顺口溜里唱的锦秀就是“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劳动模范”刘锦秀。37年前,刘锦秀出生在大别山深处的三里畈镇黄土坳村。因为家里日子窘迫,12岁那年,成绩优异的刘锦秀含泪辍学。13岁那年她揣着要挣钱养家的理想走出了大山。从13岁到25岁,整整12年,刘锦秀从缫丝厂女工、幼儿园老师兼阿姨,到小摊主、服装店小老板,直至物流创业,一步步完成了精彩蜕变。

  刘锦秀富了,回到家乡。可乡亲们依旧很穷,年轻人大部分出去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村子越发凋敝荒败。幼时经常受到乡邻接济的刘锦秀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他们富起来!

  刘锦秀想到了养羊,家乡山高林密,虽不好种田,可养羊却得天独厚。想法刚一出口,就遭到家人朋友一致反对。但刘锦秀的决绝,让拗不过她的父亲最终随女儿上了山,父女俩住进四处透风漏雨、蚊蝇肆虐的草棚子。

  2004年初,刘锦秀租赁了3000亩山林草地,开始发展黑山羊养殖。然而,正当养殖初见成效之时,一场山火烧毁了她的整个山林草场。2008年,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又让刘锦秀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

  为了养羊,刘锦秀吃尽了苦头。羊下羔子,她在羊圈打地铺,一身腥臊一头草渣;羊病了,她背起就往镇上畜牧兽医站跑,跌断了胳膊也不在乎。两年过去了,她都在赔钱,可她咬牙坚持,一定要为乡亲们趟出条致富的路子!

  第三年,刘锦秀终于开始赚钱了,她动员乡亲们跟她一起干。到年底一算账,每个跟着干的特困户都赚了一两万! 2007年,刘锦秀注册成立了全省首家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销对接模式,提供“五统一服务”,即统一提供种羊、统一栏圈建设、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羊肉,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养羊户缺良种、缺技术和销售难的问题,以罗田为核心的大别山周边县市共有7700多户农户加入了刘锦秀的合作社,有3000户已实现脱贫致富,这其中还包括了339户残疾贫困户。

  刘锦秀对家庭贫困的农户实行免费提供种羊或仔羊,到年底回收肉羊时再扣除种羊成本,为贫困农户提供了“无本增收”的脱贫路径。平湖乡秋千厂村2组村民张艳华,原是贫困户,2010年,他加入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养殖黑山羊,现存栏黑山羊418只,去年出栏肉羊220只,收入28万余元,成为当地养羊致富典型。

  随着养殖户队伍不断扩大,2011年,刘锦秀又注册成立了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罗田县经济开发区征地91亩,建设了年屠宰加工达30万只肉羊的生产线。与此同时,她还依托湖北省农科院成立了育种、养殖、食品加工为一体的科研团队。如今,她的黑山羊场已成为农业部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每年为农户提供良种黑山羊近万只。

  当全国上下吹响扶贫攻坚的战斗号角后,刘锦秀激动极了,帮助乡亲们脱贫正是她一直以来的夙愿。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作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她提交了一份关于扶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牛羊产业、带动贫困农户精准脱贫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定为重点督办建议。

  2015年,罗田县委、县政府确立了黑山羊产业精准扶贫“33111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向适合养羊的贫困户户均一次性提供3万元担保贴息贷款和1万元扶贫资金,支持1万户贫困户通过发展黑山羊产业,实现年人均收入过1万元。刘锦秀主动请缨,承担全县黑山羊产业精准扶贫系列化服务职责,为贫困农户提供良种供应、羊舍建设、科技培训、疫病防控、饲养指导、母羊保险、种草养畜、肉羊回收、引导入社、档案管理等10个方面的精准服务。2015年8月以来,她已经与106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黑山羊养殖帮扶协议。不到一年时间,很多农户黑山羊存栏数得以成倍增长。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