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产业“空心村”立志再造200亩良田

2017年02月13日 08:35   来源:四川日报   

  □赵荣 本报记者 王域西 伍力

  “前天下了点雨,昨天今天都是晴天。”节后回村,张亮最关心的就是天气。

  2月9日,三溪口村已转换到“冲刺”模式。“等泥巴干透,就马上投入下一阶段施工。”站在村口望去,全长1.5公里的河道整治工程刚完成清淤拓宽,按计划春耕前要完成护坡和拦河坝的修建,时间并不宽裕。

  在河道整治工程旁不远的一片荒地上,两台机械“轰隆隆”作响,这是村里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的土地整治复耕工程,目前已完成十多亩荒地复耕。张亮摸出电话,打给合作社负责人,约着第二天在村委会谋划未来的产业方向。

  赶早不赶晚。在张亮的盘算中,若按计划推进,这个产业“空心村”将在年底打造出200亩良田,为明年脱贫打下基础。

  正在整治的河与正在复耕的地是这个贫困村的两大“痛处”。张亮刚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时,河道淤堵严重,涝不能蓄,旱不能灌。种田挣不到钱,有能力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土地撂荒超过50%,集体经济几乎没有。

  去年10月,张亮与村两委一道从帮扶单位申请到20万元扶持资金,拉开三溪口村的“变脸”大幕。

  河道整治与土地整理只是第一步,在三溪口村的规划中,还将实现渠相通、路相连、田成方、地成块,彻底改变“靠天种地”的窘境,还将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目前,该村唯一的产业是外来业主在山坡上打造的100亩青花椒。张亮期待土地整理完成后集体经济实现“飞跃”,“土地可以用来种南瓜,产量高、见效快;田地则可以种水稻,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械化优势;还可以流转土地,有租金,能入股分红,能务工。”“趁着工程施工,对贫困户的培训也要跟上,增强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张亮告诉记者,村里不少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等政策还不熟悉。村里开办了农民夜校,定期利用远程教育设施为村民授课。张亮打算,元宵节后带着村组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到县里的先进村走访,为村里下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