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2016,我们这样脱贫——陕南两个小镇的脱贫故事

2017年01月06日 08:13   来源:陕西日报   

  留侯古镇:

  搭上“旅游 ”的致富“高速列车”

  秦岭南麓腹地的留坝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留侯镇。古镇始建于汉代初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6年,留侯镇当选陕西十大魅力古镇。留侯古镇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更有汉张留侯祠(张良庙)坐落于斯,“汉代三杰”之一的张良曾隐居于此。

  近年,留侯古镇搭上了“旅游 ”的致富“高速列车”。古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改变了老百姓的思维观念和生活习惯,实现了“旅游 ”的多方融合,当地群众在特色旅游发展中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富裕。

  赵罗明:

  在“留侯老集”传承“八大碗”美食

  天气渐冷,今年的留坝县“留侯老集”又开集啦。2014年年底,留侯镇恢复了“逢场赶集”,这一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民俗文化“留侯老集”,被精心打造为以“逛老集、购山货、寻乡愁”为核心的特色旅游品牌。

  赵罗明原以务农为生,全家人的年收入有一万多元。留侯老集“复集”之后,他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地道的“八大碗”。留坝“八大碗”做法流传了几百年,经过赵罗明的改良,更符合现代大众的饮食习惯,仍不失浓厚的乡土“灶火”气息。

  “不管夏天还是冬天,我家生意都很火爆,尤其是冬天逢场赶集的时候,忙得脚都快不沾地啰!”赵罗明说。在留坝“四季旅游”的成功推广中,赵罗明的年收入已经将近十万元,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将“八大碗”做成了全县的特色餐饮品牌,外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

  近年来,留坝县成功将汉张留侯祠申请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又将张良庙·紫柏山风景名胜区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还借助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契机,恢复了“留侯老集”。目前,留侯镇已有38户农户开办了农家乐、农家宾馆。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再忙我们都乐意。”赵罗明喜悦地说。除了农家乐服务技术的培训指导,留侯镇政府还为想要开办农家乐、农家宾馆的贫困户提供资金扶持,并通过“开店三年以上奖励家电”等政策鼓励农户长期经营。

  夏建清:

  在家门口提高了“幸福指数”

  夏建清是留侯镇营盘村人,几年前一家四口人还挤在两间老屋里,靠着“贫地薄田”养家糊口。因为缺钱少房,两个儿子年龄渐长还娶不上媳妇,这成了老夏的一桩心事。

  在2008年留坝旅游发展初期,夏建清便在离家最近的紫柏山风景区做起保洁工作,一年能拿到两万块钱的工资。看着父亲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两个儿子也寻思着要搭上“留坝旅游”这班高速列车,加快自家脱贫致富的步伐。在县扶贫部门及镇、村的帮助下,他们先后在县旅游公司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每人每月有了2000多元的收入。

  夏天,22摄氏度的留坝成了游客心中的避暑胜地。老夏瞅准商机,在紫柏山顶建了一个样式别致的“蒙古包”,向登山观光的游客售卖冷饮等。现在,老夏家里修了新房,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大儿媳也在紫柏山国际滑雪场的餐厅里做服务员。这一家六口人中,有四个人都成为了旅游直接从业者,全家一年收入十几万元。老夏笑着说:“我的心事算是放下了,现在就盼着早点抱上孙子呢。”

  目前,留侯镇正在建设营盘国家级旅游度假示范区,依托紫柏山张良庙风景区、国际滑雪场、青少年足球研训基地、自行车漫道等,为贫困群众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以前在外打工,辛苦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更别说修新房、过富裕日子了。现在收入不比外面打工低,还能和家人待在一起,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一家人的幸福指数高了啊。”夏家大儿子夏正武说。

  郑其新:

  老党员建起“党员义工服务点”

  在桃园铺村71岁的老党员郑其新家门口,有一个“免费提供白开水、蜂蜜水、旅游咨询”的大牌子,从老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门口放着一张小方桌、几把凳子,给过路司机倒水、向问路的行人指路,有空还帮司机洗车。这些义务工作,老郑一干就是一天。

  郑其新在2002年办起了一家小餐厅。由于餐厅开在县城来往紫柏山和张良庙的必经路上,留坝旅游的快速发展就像一把金钥匙,为他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到了旅游旺季,一个夏天就能有两三万块钱的收入,他笑称:“自己已经不再是‘靠天吃饭’,而是靠‘游’吃饭了。”

  去年,村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郑其新感慨“我入党40多个年头,履行了哪些党员义务?对照党章一学,我实实在在干的事还真不多。”这时,留坝县正在公路沿线、景区附近推行“党员义工服务点”。想到自己家就在留坝旅游的必经路上,老郑立马在门口布置了一个简单的服务点,还把房后的山泉水引到门前来,好方便游客洗车洗手。

  老党员郑其新喜滋滋地说:“为大家服务,我也乐在其中。要让游客们把‘美的记忆’印在心里,还得靠咱们每个人都出一份力啊。”

  晏坝镇:

  深山小镇齐奏“脱贫交响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记者走进安康市汉滨区西南边陲山区小镇——晏坝镇探访时,刚刚下班回家的晏坝中心社区贫困群众张金秀说:“不仅让我住进了漂亮的楼房,还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党和政府是实心实意帮我们想办法脱贫……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张金秀:

  社区环卫工的心愿

  张金秀是晏坝镇2010年“7·18”洪灾的受灾户之一,她的老伴儿常年患病,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比较困难。2011年,在陕南避灾移民大搬迁中,张金秀一家从对面山上的危房搬进了新的晏坝中心社区。

  2012年底,在镇政府的安排下,张金秀当上了社区的环卫工,每月有了800元的工资。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张金秀“干得很踏实”。原来每到年关的时候,由于家里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他们总担心债主会上门要账。于是,“还上外债,摘掉贫困的帽子”,这成了她的心愿。

  2016年4月,社区包联干部在落实贫困户“一对一”精准施策的走访过程中,决定尽快帮助张金秀实现她的心愿。按照相关政策,社区帮她申请到了5万元的金融贴息贷款。有了这笔资金,张金秀栽上了两亩茶园,“生活有了新的奔头。”

  现在,张金秀已经还清了外债,“我给儿子们说,我一边在社区上班扫地,一边照顾好一家老小,一边抽时间把茶园管护好。叫他们也省吃俭用一点,好好攒钱还贷款,争取早点富起来,咱不能总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啊!”张金秀说。

  程家兄弟:

  生态养牛奔富裕

  从晏坝镇集镇出发,沿着曲曲折折的水泥村道行进十几公里,便来到了雷公坡村七组。刚一进村,老远就传来了黄牛的“哞哞”声。峰回路转间,两排新建起的平房映入了人们的视线。

  这是当地程家兄弟程同根、程同念新盖的养牛场,“现在存栏55头,平均每头大概有300多斤了!”在程氏兄弟带领下,我们走进了通风透气的养牛场。在标准圈舍两边,几十头牛慢条斯理地咀嚼着干草。

  程家兄弟从小在这里长大,年轻时种过庄稼、当过牛贩子、养过山羊,“折腾了一二十年,还是没富起来”。程同根说:“年初,了解到我们搞过养殖有经验,脱贫工作组的干部们就鼓励我们发展生态养牛。”同时,脱贫工作组还积极争取项目,给程家兄弟的养殖场新修了一座“便民桥”。

  在大家的支持下,兄弟俩合伙筹借了20多万元,加上镇政府帮忙申请的10万元贴息贷款,建起了这个4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副镇长李锦贤谈道:“考虑到养殖业投资大、风险高,对于全镇像程家兄弟这样的养殖大户,镇畜牧站已经给他们建立了专门的帮扶台账。”这样一来,从圈舍搭建到引种进圈、从日常消毒到疾病防治,养殖户可以享受到全程的免费指导。甚至连过剩的养殖粪便,镇上都给联系了当地种茶大户“上门收购”。

  “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自己种植的玉米、甜高粱和黑莓草等纯天然草料。咱这里出售的商品牛肉是生态富硒食品,现在牛肉的销路根本不愁。”程同念说。看着几十头正茁壮成长的牛仔,想着年底“预计上十万元”的纯收入,兄弟俩的眼里满是憧憬。

  “不过,每天的成本消耗,让我们感到有点吃力,还要大家帮我们想点子、出主意!”谈及当下的困难,程同根表示。

  肖永林:

  昔日补鞋匠,今日进茶园

  在肖永林年轻的时候,曾经靠补鞋维持生计。十几年前一次意外事故,给他造成了腿部的残疾。后来,他回到家里种庄稼勉强生活,眼看着父辈留下的三间土房日渐破落,“从大山里搬出去”,成了肖永林的一个梦想。

  今年49岁的肖永林,是晏坝镇金龙村三组的贫困群众。去年下半年,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动员下,一些产业大户开始在金龙村流转土地兴建优质茶园,肖永林家门前的几亩土地也被流转起来。考虑他的实际困难,村上便安排他到茶园务工。

  每到季节交替的时候,肖永林和其他数十名村民,就要按时上班给茶园施肥、灌溉和除草等等,每天有80元的工资。对于这份工作,肖永林感到“很满意”。年初,为了尽早帮助肖永林实现脱贫和搬迁的梦想,村上又协调让他做了一个片区茶园管护班的班长,每天还能多拿到10元钱。

  与此同时,帮扶干部还从养鸡大户那里给他争取到了一批免费鸡苗,帮助他散养土鸡。现在,看着散在茶园里悠闲觅食的土鸡一天天长大,肖永林很是高兴,因为年底的收入“估算将达到一万元”。

  “你可以享受贫困户贴息贷款、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等惠民政策,自己再想办法筹一点,搬到中心社区应该问题不大。”镇村干部这样算了一笔账,让肖永林心底有了希望。

  “扶贫不扶懒汉!真要是搬到了社区,我也绝不会光等政府救济。我可以继续修鞋、到附近的茶园务工,还可以在集镇打零工,一步一步来,生活会好起来的!”肖永林坚定地说。 记者 梁潇 张权伟 通讯员 方毅君 陈茅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