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自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基层已经展现出强大效力,收获了巨大成果。从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当下又到岁末年初,为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各地都在加速推进扶贫工作。但是,在齐头并进的大背景下,也有地方把精准扶贫理解歪了,落实偏了,搞成了“零碎扶贫”。比如,有的地方在政府支持下着力养羊,买小羊羔时每只600元,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多后,市场价格下滑,成羊每只才卖到500元。养了一年“扶贫羊”,不仅没脱贫,还更贫困了。有的地方全村养猪,到年末又找不到好的销售渠道,只能贱卖,导致贫困户的全年辛苦化于无。
东家种核桃、西家种大枣,南家养兔子、北家养鸡鸭……若是产业扶贫就是让贫困户单打独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那么能否脱贫就只能全凭运气。要摆脱“看天吃饭”的命运,扶贫就必须打破零碎发展的现状,从整体规划到规模化生产再到产业化经营,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筹谋方能行深致远。
统筹性规划打好行动基础。翻看脱贫的先进案例,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即成功脱贫的区域都是先把准了发展的大方向,营造了发展大环境,才有了聚散成集的大力量。的确,扶贫不是简单的下发资金、交付物品再将贫困户推向市场,单打独斗。要让贫困户们真正实现脱贫需要有系统谋划、宏观布局、微观着眼的统筹规划。对此我们不仅要因户施策紧盯一家一户的特点和需求,还应放眼全局,综合分析地域资源禀赋和贫困户致贫原因,将微观宏观相结合,打好组合拳综合施策。
规模化生产将扶贫引向深入。单打独斗不是良方,捆起的筷子才能不被折断。对于产业扶贫来说,只有呈现规模化的趋势,能够具备源源不断地向企业提供原材料的能力,那么才会有更多企业愿意到这里来兴办工厂,来采购资料。因此扶贫当一改原本“小而散”的自然生长转变为“一村一品”式的集束成长,通过引导和帮助农民进行规模经营,采取以大带小、以基地带农户等模式,坚定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信心,使扶贫出成果、出效益。
产业化经营实现扶贫可持续。有名的“微笑曲线”告诉我们:价值最丰厚的区域往往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没有研发能力就只能做代理或代工,赚一点辛苦钱;没有市场能力,再好的产品,产品周期过了也就只能作废品处理。当下一些地方发动散户种植农产品,老百姓种出来却很难卖出去,当地又没有深加工企业,导致效益很差。凡此种种,都是因为没有做好曲线两端的延伸。针对这种现状,政府需要打破原来的零碎、粗放式发展模式,根据人力情况、劳动技能、地理区位等实际情况做好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好产品的。在整合当地有生资源的同时,也要利用“互联网+”等模式和线上平台,助力当地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如此方能让扶贫真正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