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精准扶贫 10万农民吃上“旅游饭”

2016年12月21日 12:24   来源:长江日报   

  绿水青山成美业,旅游扶贫惠民生,10万农民吃上“旅游饭”脱贫致富,黄陂旅游扶贫经验进入全国视野。今年8月17日至18日,在河北张家口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武汉市黄陂区等10家单位在大会上交流了旅游扶贫经验。黄陂木兰天池景区被评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

  据了解,近年来,黄陂区坚持旅游兴农富民战略,把旅游作为农民就业致富突破口,做好“旅游+农业”、“旅游+农村”、“旅游+农民”的三道加法,探索出了一条以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兴农富民的道路,在精准扶贫、彻底脱贫上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当地有10万农民吃上了旅游饭,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0万左右,间接就业25万左右。

  在旅游扶贫的道路上,黄陂还涌现出众多典型。

  挂牌新三板 成湖北民营旅游企业第一股

  2016年9月9日11时,武汉木兰草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木兰股份,证券代码:838911)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心举行“新三板”挂牌敲钟仪式,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迈入资本市场大门,为迅速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战略投资者加入该公司,壮大公司业绩,促进木兰草原景区旅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木兰草原的经营运作渐入佳境。据了解,木兰股份成立于2006年3月,深入挖掘和发展特色旅游,依托武汉及周边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木兰股份于2014年度、2015年度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794.43万元、4243.4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79.44万元、899.22万元。公司净资产3.5亿元,注册资本(股本总额)8000万元。

  木兰草原董事长吴建顺表示,此次在“新三板”挂牌,作为湖北旅游企业第一股,可以说走过了一条比较艰难、也比较辉煌的道路。因此,进入“新三板”之后,利用更大的资本市场,来助推木兰草原的快速发展。因为三期要投资大概5个亿左右,要打造“中国最大最美的草原”,把草原文化和现代的娱乐结合起来,把人们的日常消费和我们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助力公司加快景区发展布局,丰富特色项目,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产品和服务,把木兰草原景区做大做强。

  黄陂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木兰草原成功登陆“新三板”,是木兰草原景区按照市场规则改变投融资方式,促进旅游资源向社会资本开放,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把旅游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全面振兴的发展优势,黄陂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倾力打造木兰草原景区这一全省旅游产业的龙头。此次成功的市场化运作,标志着木兰草原景区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意味着黄陂旅游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企业家典型:曹江城

  “飞马奖”获得者 带动8万人走上致富路

  今年5月,湖北丰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江城荣获第二届“中国旅游产业杰出贡献奖(飞马奖)”,成为此次入选的唯一湖北企业家。

  曹江城是一位从黄陂农村走出来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从最基层的建筑工做起,一步步打拼,公司目前年营收超过50亿元。10多年来,曹江城所开发建设的旅游项目先后带动12个村8万多人走上旅游致富路。

  看准时机 投身旅游业

  2001年一次偶然机会,曹江城去欧洲考察,注意到当地人到周五晚上就离开城市,前往乡下度假。发现了这个商机后,他断定国家旅游行业必将有大发展。在全公司乃至家人的反对下,他于2002年5月份开始了旅游行业的投资。

  2002年,曹江城投资近5000万元,着手在黄陂石门乡开发木兰天池风景区。修路、建设基础设施、为居民搬迁盖新房……从没做过旅游的他,当时心里也没底。曹江城回忆说:“即使项目不成功,这些基础建设还是有用的,至少老百姓出门方便了,居住条件改善了,万一失败就当是给老百姓做善事,也很值。”

  随着旅游升温,曹江城迎来了机遇。木兰天池一开放便立即火爆起来,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开园、当年受益。

  随后,曹江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投资打造了汤池温泉、山湖温泉、薄刀峰、三里畈温泉……

  再投50亿元 打造天池综合体

  “我要让现在在城市里购物的人们将来到景区里去购物。”曹江城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未来10年,丰太集团将在武汉市木兰天池风景区再投资50亿元,打造一个集观光、游览、购物、休闲、养生、医疗、文化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以木兰天池景区为中心,扩展20公里的漫步道,并与森林公园连为一体开发森林小火车。此外,在景区外部,打造集商业、娱乐于一体的天池古镇,让游客既可以选择轻松的周末游,也可以选择闲暇时游玩一周。

  丰太集团发展目标是打造百年老字号的企业。曹江城透露:未来,丰太集团将与几家上市公司重组,或者自行上市。与资本对接后的企业发展,相信会走出一番新的天地。

  航拍黄陂木兰湖,生态美景一览无余 记者李永刚 摄

  ■ 2012年4月,黄陂旅游局被评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 2012年9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开园;

  ■ 2012年11月,木兰云雾山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

  ■ 2012年12月,黄陂区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 2013年7月,黄陂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旅游业大发展;

  ■ 2013年7月,木兰天池杏花、清凉寨中华樱花、云雾山杜鹃花、锦里沟樱花被评为“新花城十景”;

  ■ 2014年1月,黄陂区被评为“中国十佳旅游县(区)”;

  ■ 2014年9月,木兰玫瑰园开园;

  ■ 2014年11月,“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2014年黄陂区成功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

  ■ 2014年12月,大余湾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 2015年3月,姚家山景区开园;

  ■ 2015年5月,黄陂在华中旅博会签下300亿项目大单;

  ■ 2016年2月,黄陂区被国家旅游局纳入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区”;

  ■ 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负责人、省市领导和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市长及各省市区旅游局长考察黄陂旅游厕所革命建设工作以及全域旅游发展成效;

  ■ 2016年3月,花海乐园开园;

  ■ 2016年4月,黄陂区与中央歌剧院在北京正式签约,共同创作编排由雷佳主演的大型民族歌舞剧《千古木兰万世花》;

  ■ 2016年5月,区政府负责人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 2016年5月,区政府负责人在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介绍了黄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经验;

  ■ 2016年5月,木兰天池董事长曹江城荣获全国旅游界最高荣誉“飞马奖”;

  ■ 2016年5月,区政府与吉利集团签订投资85亿元吉利赛车旅游小镇项目协议;

  ■ 2016年5月,国家旅游局负责人考察黄陂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武汉首个景区流量控制预警系统在黄陂区启用;

  ■ 2016年7月,黄陂在全省率先成立“6个旅游巡回法庭”;

  ■ 2016年7月,区政府与欧亚达集团签订投资30亿元盘龙城遗址公园项目协议;

  ■ 2016年9月,区政府负责人应邀到国家旅游局,给“首届全国旅游业改革发展(全域旅游专题)青年研修班”学员讲授全域旅游的地方实践经验;

  ■ 2016年9月,木兰草原成为全省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民营旅游企业;

  ■ 2016年9月,黄陂区在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推进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 2016年9月,花香茶谷、木兰三台山景区开园;

  ■ 2016年10月,区政府与北京中信通集团签订投资85.5亿元“万国之窗”项目协议;

  ■ 2016年11月,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

  ■ 2016年11月,区政府与市旅发投签订投资200亿元长江非遗小镇项目协议;

  ■ 成功举办了木兰文化旅游节、木兰山登山节、武汉赏花节、国际旅游小姐大赛、全国热气球大赛、国际风筝节等。

  黄陂旅游五年大事记

  创业典型:聂志华

  黄陂越来越好 我坚定地留下来

  上周六天气晴好,木兰草原内外,游人络绎不绝,聂志华夫妇和父母在自己开的华峰农家饭中忙得不亦乐乎,他负责掌勺,妻子负责接待客人,父母则在院子里帮忙上菜。午餐高峰期过后,聂志华终于闲了下来,他边擦汗边笑着说:“如果天气好,基本上每个周末都能像今天一样,接待这么多客人。”

  市区闯荡多年 回家发现商机

  聂志华家祖祖辈辈生活在木兰草原聂家岗,高中毕业后,他来到市区打拼。怀揣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向往,于2004年考上江汉大学金融系。

  “总的算来,我在武汉市区生活了七八年。”聂志华说,毕业后,他曾在市区从事过房产置业顾问、快消行业销售等工作。2010年,由于交通事故,聂志华腿部骨折,回老家养伤。

  “回到家乡,才发现这里已经变了样。”当年,为建设木兰草原景区,聂家岗村民整体搬迁至景区门楼西侧,聂志华家的还建房正好位于景区停车场正门口。

  腿部骨折的聂志华闲不下来:“这里有文化,也有美景,做配套餐饮一定有商机。”伤还未好,他便决定留下来,并将自己家的一楼打造成农家乐。聂志华曾在餐馆打过工,农家乐兴办起来后,他正式当起了掌勺师傅,“来这里的顾客素质都很高,一开始,经常会有顾客主动教我做菜技巧,我也不断揣摩,如今菜馆里的特色烧土鸡已经成为了招牌菜。”

  全心打拼 经济条件越来越好

  随着景区发展,木兰草原的游客量日趋增加,聂志华的农家菜馆生意越来越兴旺,“今年五一和十一期间,菜馆平均每天的收入有1万元。六七十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能做成这样,我很满足!”

  聂志华说,自己创业会辛苦一些,但收入不菲。几年间,他已娶妻生子,存款也越来越多,“在外面工作心累,留不下存款,现在为自己做事很充实,还能和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聂志华正计划着再买一套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用自己的肩膀为家人的生活提供保障,这是我最大的幸福。”

  聂志华表示,看着黄陂旅游的发展态势,他的干劲越来越足。

  扶贫典型:刘中桥

  旅游带来精准扶贫 我和老伴生活更好了

  每天早上八点准时上班,下午五点下班回家,这是年过6旬的刘中桥每天的工作作息。

  刘中桥家住黄陂蔡店街刘家山村,位于木兰清凉寨附近,这里曾是武汉市相对贫困的村庄之一,在2004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随着景区的蓬勃发展,这里的村民慢慢吃上了旅游饭,收入快速增长。

  “老伴身体不太好,只能在家里种种地。我们一家人种点茶叶,每年卖一卖,生活不算太苦,但也还蛮难的。”回忆之前的生活,刘中桥有些感慨。

  近年来,蔡店街刘家山村的扶贫工作持续开展,刘中桥得以来到木兰清凉寨售票处工作,“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很多地方都不会要年纪大的,精准扶贫,政府给我安排了这个工作,在这里值班,我每天都很充实,赚的也比原来多很多。”

  夏季是木兰清凉寨的旺季,“那时候大家都很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这个售票口管好,我每天都很有成就感!”如今,景区发展的越来越好,他和老伴的生活也越来越踏实,“闺女已经出嫁,之前还需要她给我们提供一点补贴,现在我们也可以帮帮他们了!”

  据刘中桥介绍,木兰清凉寨中共有十余位同村村民,“精准扶贫政策好,我们村子都跟着旅游好起来了。”展望未来,刘中桥充满希望,“我们在景区工作,就是要干好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让游客满意,也希望黄陂的旅游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