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6000余户农牧民进城定居意味着什么?

2016年12月20日 09:48   来源:青海日报   

  本报记者 咸文静

  “原来进城得走6、7个小时的山路,现在孩子上学、出门购物、看病就医都特别方便,我们牧民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说起搬迁后的生活,40多岁的大宝一脸幸福。

  大宝的家在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在全县5万多农牧民人口中,近几年来,像他一样搬进县城居住的有2.14万人,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40%多。为了保护草原生态、早日实现脱贫,他们告别了千百年来的游牧和农耕生活,搬进城里换了个活法。

  这一转变,得益于兴海县大力实施的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扶贫易地搬迁等民生项目工程,特别是城镇保障性住房安置进城农牧民的改革举措,使农牧区人口得到有效转移。

  到目前,全县共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22415套,进城定居农牧民达6098户21435人。进城定居农牧民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40.33%,城镇总人口的26.2%,城镇化率达到34.48%。

  进城定居,农牧民不再“一房难求”

  中铁乡然毛村的大宝现在是子科滩镇城东社区的一份子。作为三江源生态移民,他们一家六口在2009年搬迁至此。

  “原来在村上住的都是土房子,条件哪有这么好!”说起原来的生活,大宝眉头紧锁。在他的记忆中,几十年日子过下来,他的生活还和父辈一样,没有什么变化,而一家人的致富路也和那条山路一样,崎岖不平。“搬到这里后,每家每户都是整整齐齐的小院子,几间房子宽敞又明亮,要办事,出门就是社区,要活动,走几步就有广场!”

  短短几年间,在兴海县,一共有1065户三江源生态移民进城定居。在兴海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赵刚眼里,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仅是改变农牧民的生活环境那么简单。“随着生态移民的搬迁,迁出地人口数量、分布与自然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牧区草场得以休养生息,较好地增强了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检测,有些地区每亩草场的可食性产草量增加了30公斤以上。”

  就在大宝感慨自己的新生活时,住在丽景小区的东保一家正忙着吃午饭,能住上这套50平方米的保障房,成为了这一家人最高兴的事情。

  “我们家在温泉乡尕科河村,几年前,为了给父亲治病我们搬到了县城,没有收入来源,家里开销又大,就在我们无处安家的时候,听到了能够申请保障房的消息!”东保的女儿拉毛措激动地说。

  农牧民进城定居也能申请城镇保障房?

  看出记者眼中的疑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欧立红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在解决了城镇居民住房困难后,县上仍有一些空置房屋,为了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的效益,我们对全县进城定居、务工的农牧民,陪读的中小学家长,农牧区孤寡老人的住房条件进行了调研,发现他们都在县城高价租房入住,这些房子不仅面积小、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将确实有住房困难的进城农牧民按一定条件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的范围内。”

  就这样,兴海县以保障性住房分配为切入点,解决了全县2046户进城农牧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资料显示,过去几年间,全县三江源生态移民1065户5857人,游牧民定居1513户4500人,扶贫易地搬迁安置590户2914人,城镇保障性住房安置2046户5658人,农牧民自发进城定居884户2506人。

  居有定所,才能住得更加安心

  唐乃亥乡桑当村海拔低、气候好,是全县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半农半牧区,但因为村子位于山脚下,虽然农作物产量高,但一遇到暴雨,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村民经常颗粒无收。而这些自然灾害不仅影响村民的农作物种植,也成为了一大安全隐患。

  “2014年,我们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投资1572.8万元,对六个社的200户农牧民群众实施易地搬迁,并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对房屋、围墙、饮水工程、通电工程、道路硬化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久先太说。

  今年30多岁的万玛旦增是村上的致富带头人,对于搬迁前的生活,他有一肚子话:“原来村上只有条砂石路,虽然离县城不远,但一遇到山体滑坡,进不来也出不去,家里有人生病、孩子要上学,只能干着急!我去外面打工时经常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也能住到县城里!”

  通过项目的实施,桑当村的村民告别了山沟搬到了县城。搬迁后,新村的水、电、路、广播电视、通讯、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继完善,院墙、大门、厕所也进行了统一整修,不仅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也十分到位。

  今年83岁的五保户羊格原来住在河卡镇红旗村,多年前,老人收养了一个孩子,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老人卖了老家的房子到县城租房生活。在申请了保障房后,祖孙二人住进了丽景小区的28号楼。

  “我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政府给我安排的楼层很低,现在住到这里,水、电、暖都很齐全,孩子上学只有不到10分钟的路程,我看病也方便。”提起现在的生活,老人十分满意。当记者问到房租时,老人不禁老泪纵横。“我把我的情况向上级反映了,等明年我把申请交上去,就不用交房租了。”

  欧立红告诉记者,保障房内水、电、暖、通讯畅通,小区物业管理规范,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健身场地等一应俱全。同时,城镇交通、供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讯、信息、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工程进程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进城农牧民人居环境跟以前相比有了大幅改善。

  据了解,为改善进城农牧民生活条件,兴海县优化教育布局调整,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极大地方便了进城农牧民子女上学和看病就医。幼儿园、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88%、99%和98%。新农合参保率达99.9%,医药费报销率达到70%以上。

  发展后续产业,解决进城农牧民后顾之忧

  “我在山上放羊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还能当个主任!”说起“当官”后的感受,七斤忍不住笑了起来。

  去年7月,七斤和媳妇孩子一起搬进了兴海县城的丽景小区31号楼,水电暖一应俱全的一套保障房,每年的入住费用不到1500元。

  “我们搬到县城就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自己打工也方便!”七斤的妻子尕玛措告诉记者,原来租住的那套房子不到20平方米,每个月的租金还要150元,没有暖气不说,其他的条件也很差。

  对于七斤来说,住进了保障房只是生活改变的第一步,因为左腿有残疾,刚搬进来没多久,他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小区门卫,后来又成了小区的电工,不久前,因为工作踏实,他成了小区物业管理处的主任,每个月工资调整到了2500元,而妻子作为小区的保洁员,每个月也有了1200元的收入。

  对于进城定居的农牧民来说,七斤的转变并不是个例。樊国玉是青海伟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兴海分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65名员工中,80%以上都是进城的农牧民,除了保洁、保安等这些职位,还有不少人已经成为像七斤那样的管理人员。聘用这些人员不仅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也能够让他们去引导身边进城定居的农牧民,更加适应小区的生活环境。

  一方面让企业提供岗位帮助就业,另一方面,政府出谋划策,组织培训,让更多的农牧民有一技之长。

  曾在歌舞团工作的仁确是兴海县三江源惠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从前年开始,他作为合作方,陆续对近百名进城农牧民进行了培训。

  “我们主要是培训舞蹈,藏族本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年轻人对我们这个培训非常感兴趣,不少自身条件不错的培训对象在40天培训结束后,就能表现的非常专业。除了自己愿意成为演艺队的成员之外,我也会在培训结束后对他们进行选拔、签约,就像去年去西藏的那10名学员现在发展的很好,基本工资都在4000元以上。”仁确笑着说。

  来自曲什安镇莫多村的多旦才让几年前搬迁到了县城,因为有些缝制帐篷的手艺,他便买了台缝纫机开始在家加工帐篷,熟能生巧,渐渐地,生意有了明显的起色。去年,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他在位于县城繁华地带的格萨尔商业街租了一套上下四层的铺面,不仅有了门面,还有了加工的厂房。提起今年的收入,多旦才让笑得合不拢嘴。

  多旦才让是进城农牧民自主创业的一个缩影,这条商业街是兴海县支持进城农牧民进行后续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按照市场需求,我们加强进城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进城农牧民劳动技能水平,从事餐饮服务、加工业、运输业、机修等二三产业的进城农牧民人数逐渐增多,其在民族手工业加工、文化传媒等行业涌现出了一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民族文化产业带头人。”看着商业街来来往往的人群,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史德利接着说:“为了尽快完成从牧民到市民的转变,尽早融入城镇新生活,进城农牧民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开始积极探索和主动尝试新的谋生方式。在农牧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条件显著提高的同时,大家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