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济“假贫”伤“真贫” 莫让扶贫成“扶亲”

2016年12月07日 09:54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莫让扶贫成“扶亲”

  日前,笔者到乡下走亲戚,谈起精准扶贫,虽然大部分群众都满心欢喜,但也有一些人颇有怨言。细问之下,原来当地在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中,少数村组干部总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于是“慷”国家惠民资金之“慨”,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家或亲戚朋友谋利。这种优亲厚友、使扶贫成为“扶亲”的做法,不仅模糊公私界限、滋生腐败,而且造成应扶未扶、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值得各地警惕。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切实做好这项工作,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精准识别,即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户真正识别出来。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应该不难,但具体实践中,由于很多农村的宗族观念还比较浓厚,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地区,大家普遍认为一个家族就要团结互助,所以遇到精准扶贫这样的涉及切身利益的“好事”,优亲厚友、不讲原则的情况就极容易发生,有的群众还为此托关系、找门路,想方设法把自家弄成“贫困户”。

  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司长夏更生曾列举了一组数据:2014年以来,全国因建档立卡失职渎职和优亲厚友等处理了7465人。其中乡村两级占到96.8%,科级及以下干部占99.5%。由此可见,扶贫工作中的人情腐败绝非个别。这种徇私扶“贫”的做法,可以说济了多少“假贫”,就伤了多少“真贫”,是明目张胆地靡费公帑,更是赤裸裸地侵害民利。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既是我们党对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也是贫困群众对我们党的殷切期盼。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但是,扶贫只扶“自家人”的做法,还有“山高皇帝远,上头管不到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侥幸心理,无疑让扶贫工作在个别地方遇到了“肠梗阻”。

  扶贫成“扶亲”,折射出精准识别的复杂性,也反映出精准扶贫的艰巨性。充分杜绝这一现象,必须权责统一、监督到位,需要着重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要把好对贫困户精准识别的程序关,严格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充分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真正做到公开选贫、公正扶贫;另一方面,“抢着当穷人”,从表面看是利益驱使,实质上则是贫困农村法制意识、纪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村组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滥用权力的干部和凭关系成为“贫困户”者的惩处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扶贫工作。

  做好“扶贫”,实现“脱贫”。把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就是要打通“最后一公里”。只有精准识别、精准定位,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真正让群众看到“真金白银”的扶持,才能坚定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从而有序高效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