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贫困县“变身”山清水秀大景区

2016年11月29日 11:01   来源:甘肃日报   

  本报记者 伏润之

  甘肃康县阳坝梅园沟早晨的味道,像一阵空气清新剂弥漫着。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6%以上,风光旖旎,千峰叠翠。然而,康县的另外一张名片则是秦巴山特困连片地区。

  如何在指导县域脱贫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原生态的景观,成为康县面临的抉择。对此,康县坚持“不砍树、不埋泉、不毁草、不挪石”的乡村原生态保护理念,把全县作为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设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域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装扮了乡容、培育了乡风、留住了乡愁、开发了乡宝、富裕了乡民,走出一条贫困地区低成本高成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

  一

  去过康县的人都知道,这里是自然赋予的天然氧吧。无论在城区巷落还是村口田间,都可以觅得古朴怀旧的建筑、别具一格的日用品。加上暖温带特有的舒适气候,总让人留恋。

  保留住这些具有乡愁的印记并不容易。陇南市委改革办有关人士表示,康县注重创新规划管理,把全县作为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来规划设计,对350个村整体进行规划、分步建设,形成了县、乡、村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有效破解了过去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的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同时注重发挥生态优势,根据各村不同的地域特色,确定了生态旅游型、古村修复型等五种建设类型,有效保护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建设格局。深入挖掘农村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以梅园沟景区、百公里生态风情线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文化,以古道古镇、古桥古庙等为主体的茶马古道文化,以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男嫁女娶、霸王鞭、锣鼓草等为主体的民间民俗文化,保护了文化血脉,留住了乡音乡愁。

  二

  无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是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最头疼的就一字:钱。

  康县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但他们大胆改革项目资金管理机制,破除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建立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整合机制和“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部门协作机制,集中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快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了“五通”,即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电视;以及“六有”,即有文化广场、有多功能培训室、有农家书屋、有村级卫生计生室、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有乡村记忆馆的目标,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改变了乡容。

  在建设过程中,康县坚持“就地取材、量力而为”的原则,对村容村貌进行整理而不是大拆大建,建设就地取材而不是千篇一律,群众投劳抵资而不是大包大揽:烂砖头、旧瓦片、大水缸、石碾子等废弃物都被作为建筑装饰材料重新派上了用场,节约了成本,装扮了乡容,体现了特色,走出了一条高标准、低成本建设美丽乡村的新路;积极寻访古迹、古村、古树、古坊、古物,以及村庄大事、家训家规,建成各具特色的乡村舞台343个、村级文化大院和村史馆166处、村级文化小广场667个。

  三

  康县坚持开放理念,打开山门、连通世界,开发了乡宝。依托“互联网+”,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成了网络里的“近在咫尺”,实现了“乡宝”出山,游客进山。

  他们在“线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电商网店892家、电商企业20家、物流快递企业38家,让当地丰富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了全国;在“线下”做足旅游文章,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成6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和300里绿色景观风情线,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17户,探索形成“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协会管理+农户联动”旅游扶贫模式,打造了美丽乡村感受型、生态农庄体验型、特色农业和环保工业观光型、中医保健养生型等旅游扶贫品牌。今年国庆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3.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263.4万元,均同比增长35.8%。

  康县推动农村生态产业持续发展只有一个目的: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到目前,全县已建成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262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农村4.71万户中有3.63万户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惠及贫困户10909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7%,全县连续四年获得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第一名。

  最近,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组建的乡村旅游度假公司,盈利46万元,入股的18名股东和19名贫困户以及100多户村民获得分红。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