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国土资源扶贫的“山西样本” 如何用活用好土地政策?

2016年11月29日 10:51   来源:中国矿业报   

  9月12日,山西省岢岚县与太原市签约增减挂钩结余指标,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山西晋城市经济开发区土地分局分别签约一宗民间资本造地形成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近3000万元。这是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并落实《关于用好用活土地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124号)(下称《通知》)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并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规范有序开发造地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成功实践,标志着山西国土资源扶贫的“山西样本”进入了实施阶段。

  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搬掉“拦路虎”

  山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省份之一,在国家划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该省就占了两个。2015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吕梁、太行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在“一个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大战役,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23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目前,山西省的58个贫困县共有贫困村7993个,占到行政村总数的近三成;232万人贫困人口中,其中八成以上集中分布在西部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东部太行山干石山区和北部高寒冷凉区三大区域。可以说,这些地方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山西的省情。铲除贫困,是山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搬掉的“拦路虎”。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进入倒计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山西来说,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已刻不容缓。

  2016年2月7日,山西省委召开会议,对山西省扶贫开发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做好扶贫工作的基本遵循,进一步把扶贫开发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让扶贫对象尽快脱贫过上好日子,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7月27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山西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保障六大机制,其中要求落实扶贫开发用地保障机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落实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脱贫攻坚等倾斜政策。

  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迎难而上,多方筹划,积极出台政策,千方百计搬掉贫困“拦路虎”。在今年初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提出,要充分运用国土资源政策手段实施精准扶贫,在用地计划指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资金安排、地质灾害治理搬迁等方面对贫困县予以重点支持;在7月26日召开的山西省上半年工作座谈会上,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许大纯表示,围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积极用好用足国土资源政策,努力做好服务扶贫开发这篇大文章。国土资源部门把政策的“真金白银”挖出来,释放改革红利和政策红利,是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为了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脱贫攻坚等倾斜政策,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积极进行了调研,并坚持“党建统领全局,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将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脱贫攻坚等倾斜政策与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由厅长带头,副厅长具体负责,抽调相关处室支部各党小组的党员业务骨干,组成重点工作推进党员先锋队。

  针对山西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用好用活现有各项土地政策,在工作中先后提出,2016年起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增用地计划继续专项安排,每年从300亩增加到600亩;易地扶贫搬迁,允许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在土地整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和资金倾斜上,今年上半年,山西国土资源厅会同财政厅已分两次向58个贫困县分解下达中央切块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8560万元,用于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在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推动下,近年来,山西各地国土资源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山西省一些地市的贫困县农民已经告别贫困,走向了富裕。  

  据了解,怀仁县一些边远乡村由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房屋老化倒塌无人居住,且远离县城,交通不便,人畜吃水困难,低收入贫困农民群体较多,出现了典型的“空心村”现象。对此,该县先后在金沙滩镇、马辛庄乡、毛皂镇等6乡(镇)新上了3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县政府累计投入土地收益金1746万元,通过复垦“空心村”,实施移民搬迁,将腾出的1500多亩多年闲置的旧宅基地等建设用地全部复垦为水浇地。其中,两个行政村(共255户、750人)还完成了整体搬迁,使村民们告别了旧窑房,全部搬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房,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交通等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不仅使农民增加了土地收益,而且农闲时还可以去附近陶瓷厂打工,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整体脱贫。

  八大政策,打出土地政策“组合拳”

  为了让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的扶贫土地政策更好地发挥作用,8月18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用好用活土地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的通知》,这个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代拟,充分征求省直相关部门意见,经省长碰头会研究同意印发的文件,对山西省用活用好土地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知》主要内容为八项,对贫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和调整完善工作予以支持和指导,加大对贫困地区生态退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贫困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土地整理和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开发贫困地区土地,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和旅游业,支持贫困地区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处长赵晓华介绍,《通知》里面的“八大政策”含金量很高,比如在土地规划修编中,《通知》要求,在当前开展的省、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中,用地指标要向贫困县倾斜,充分考虑贫困人口的生活及配套服务设施用地。对此,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在调整分配规划用地指标时,对58个省级以上贫困县和有贫困人口易地搬迁任务的县单列规划指标,支持易地搬迁和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贫困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在承接国土资源部对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计划指标每县单列600亩政策的基础上,在全省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对22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实行计划单列,今年每县安排600亩,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逐年进行调整,支持贫困县易地扶贫搬迁等各项建设。

  贫困县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山西省80%的25度以上坡耕地位于贫困县,位置偏僻,条件恶劣,怎么办?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耕保处处长武国强说,实施生态退耕,既可增加退耕农户现金收入,又可解放农村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生态退耕要以最新的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进行安排。省、市两级要对贫困山区县25度以上坡耕地优先安排退耕计划,并相应核减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今年,山西省向国土资源部争取到199万亩耕地核减指标,将全部用于退耕还林还草。通过生态退耕,不仅能直接增加退耕农户现金收入,而且解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外出务工收入。

  打出土地政策“组合拳”,关键要让农民受益。许大纯介绍说,《通知》要求,对贫困县增减挂钩指标要应保尽保,节余指标可在全省易地流转,并优先纳入省级交易平台,交易收益也将及时全部返还贫困地区。对搬迁农民建新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和资金支持,确保易地扶贫农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受益,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在土地整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特别支持。《通知》要求,国土资源、财政部门将在土地整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和资金方面,向贫困地区予以倾斜。这样,将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增加地力和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还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的村容村貌。

  《通知》要求,在开发造地方面,给予特别支持。武国强介绍说,为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开发造地,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目前已经研究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规范有序开发造地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易地交易暂行办法》,鼓励贫困地区村集体组织或农民自主开发零星小块地,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作为占补平衡指标,在全省有偿交易。通过这一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可获得三种收益:一是通过耕种新开发的耕地,获得生产性收益;二是在工程实施中,直接获得工资性收入;三是通过补充耕地指标交易,获得投资性收益,同时还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

  工业用地“租让结合、先租后让”,先在贫困县实行。《通知》明确,支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和旅游业。今后,山西省将在贫困县(区)率先实行工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制,实行“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对贫困县拟上工业项目用地可根据项目性质实行弹性出让年期制,或实行先租后让,降低产业扶贫企业的投入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今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可依法通过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未利用地,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

  《通知》还明确,支持贫困地区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优先安排贫困地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设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贫困县采煤沉陷区治理受灾群众的搬迁安置工作提供充分的用地保障。涉及贫困地区的治理项目,将优先考虑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复垦新增的耕地交由当地农民耕种。

  探索尝试,加快推进仍需“因地施策”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率先在对口扶贫的岢岚县进行了探索尝试。从目前情况看,其效果非常明显。9月12日,山西省岢岚县与太原市签约增减挂钩结余指标。通过用活用好增减挂钩政策,苛岚县将节余的230亩增减挂钩指标跨市流转到太原市后,获得指标流转收益2530万元,既拓展了太原市的建设发展用地空间,又为岢岚县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真正做到了“多嬴”。

  当日,岢岚县还与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山西晋城市经济开发区土地分局分别签约一宗民间资本造地形成的占补平衡指标。通过鼓励民间资本开发造地,岢岚县利用民间投资完成两宗零星小块地开发97亩,通过指标交易获得收益468万元,同时为省级重点工程潞安集团180项目提供占补平衡指标近60亩,为晋城开发区城市批次建设项目提供占补平衡指标37亩。

  “地还是那块地,种还是我们种,一亩地却创造了几万元的收入,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岢岚县新舍窠村党支部书记苏玉茂说:“新舍窠村通过37亩水浇地的指标交易,增添了259万元的扶贫资金。其中,造地成本84.53万元,净收益174.47万元。

  “没想到,我们贫困县能利用土地政策进行增收,希望更多的部门因地制宜为贫困县制定扶贫政策。”岢岚县县委书记王志东说。

  产业薄弱,是贫困地区的“软肋”,培育富民产业,就是培养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而土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流转、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易地交易则有“一箭多雕”之效,不仅带动当地农业投资增长,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而且使农业有了资本要素的集结,工业有了转型方向和经营发展的广阔天地。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晓立介绍说,从近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看,支持脱贫攻坚的“八大政策”是山西省国土资源部门在国家政策法规大框架下,紧密结合山西省实际,从扶贫根本入手,为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而精心研究、量身定做的政策,既可以使贫困地区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获得经济收益,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又为农民寻找出了合理出路,确保了稳得住、能致富,同时还缓解了建设项目用地占补平衡难题。

  扶贫之路越往后走,攻坚的难度越大,要啃的“硬骨头”越多,前行的步履越艰难。“准确把握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是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楼阳生对扶贫工作的新要求。山西省要求新一轮扶贫攻坚,既要从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的“细处着手”,瞄准扶贫对象制订个性化帮扶方案,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一个一个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也要从区域发展的“大处着眼”,把扶贫攻坚的产业设置、项目确定、资金支持纳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好区域开发阵地战,通过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形成扶贫攻坚的整体效益。

  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兼顾,许大纯厅长说,要按照《通知》要求,“细处着手”与“大处着眼”并举,运用好相关政策。尤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主。在每项政策的实施中,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拥而上。二是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当地符合哪一项政策条件,就推进哪一项政策,不符合条件和要求的,暂缓推进。三是要加强政策引导,消除群众疑虑。通过指标交易,不会影响贫困地区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

  一场“打出土地政策组合拳,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的扶贫攻坚战,已在三晋大地打响。相信,山西省国土资源扶贫的“山西样本”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