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基层干部“没办法”的,一个是钱,一个是人。打造一个强大有力的村干部群体,才能让干部和群众的心凝聚到一起
前段时间有同事去农村调研,回来说现在一些农村干部经常感叹“没办法”。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建设缺乏支撑,是很多村干部“最郁闷的事”。比如中原地区的一个县,仅有42个村依靠租赁荒山、林地、房屋收取少量租金,其他194个村完全没有经济实体,村级运转经费基本靠“补”,公益事业基本靠“捐”,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靠“要”。很多工作因为“兜里没钱”,面对村民时难免底气不足。
除了经济因素外,队伍老化、班子不强是制约村级工作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比如东北地区的某个村,全村72名党员中,贫困党员就占23名,并且平均年龄高达52岁。中部地区的另一个村,农村党员队伍同样老龄化严重,84名党员中50岁以上的超过60%,35岁以下的只占10%左右。老党员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视野相对狭窄,知识结构陈旧,在新时期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有头脑、有本事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大学生、转业军人不愿意回来当村干部,基层党组织亟须补充新鲜力量。
可以看出,最让基层干部“没办法”的,一个是钱,一个是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经济的要素流动性越强,越能促进经济的整体健康和增长活力。但同时,也会造成一种趋势:越有经济实力的地方,越容易造成要素的聚集,而越是经济增长乏力的地方,越容易造成要素的流失。虽然这是市场配置的自然规律,但我们所追求的小康是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政府必须发挥作用,在落后地区开辟新的市场,形成较强的村集体经济实力。
要让村干部对村经济“有办法”,首先得让村干部对自己“有办法”。村庄要发展,关键看支部,自己都没有致富的办法,怎么有能力去带动群众致富?村级班子需要在各个方面率先示范,这样才能让农民看到希望、看到盼头。记者在山东平度市仁兆镇沙北头村调研时发现,过去村民一直过着“饿不着却也富不了”的日子,后来村里依托蔬菜专业合作社,以“村社联建”模式,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选贤任能,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仅有17名党员的沙北头村党支部,发展到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进而发展到有9个党支部的沙北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党委,带动了周边村共同走向富裕。
怎样让“有办法”的村干部多起来?有些地方,在选好用好村支书这件事上,有意识地重点加强对农村产业能手、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的培养,并且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及时发现和使用素质高、懂经济、会管理、愿服务的中青年干部,不到几年就有了成效。实际上,对改革政策理解不深不透、带动村民致富能力较差,基层组织的这种短板比缺钱少地更为现实和紧迫。从大规模轮训县委书记,到中央大力推动党建改革,对基层干部的厚望和期待不可谓不深。村支部的上级部门,应该把对村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放在跟发展和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多带大家“出去看看”,突破“老思想老办法”,利用移动互联网开辟多种平台,提高村干部适应新时代的各种能力。
曹锦清在《黄河边的中国》中写过两个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一模一样的村庄,就是因为其中一个村的干部带领村民建起了水渠,各种发展状态就都比另一个村要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造一个强大有力的村干部群体,不仅对于农民脱贫奔向全面小康意义重大,而且直接影响着我们跟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党建为统领,以带动农民致富为抓手,从待遇保障、政策鼓励、培训培养等方面入手,不断革新体制机制,必然能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创业热情,让干部和群众的心凝聚到一起,形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