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精准扶贫的“私人定制”

2016年11月23日 11:05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程伟 秦华 通讯员 雷超锋 张希锋

  初冬时节,一夜细雨让秦岭小镇三岔河愈加“楚楚动人”。在该镇七星村一期1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基地,村民刘文荣正小心擦拭着属于她的3000瓦太阳能硅晶板。“7月18日正式并网发电,2个多月后就收到第一季度1000元红利了,加上务工、樱桃、连翘和核桃收入,年底脱贫不成问题。”日前,刘文荣高兴地说。

  商洛市商州区属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有124个贫困村,3.7万个贫困户,11.42万贫困人口。今年,全区计划实现41个贫困村摘帽,2.82万人脱贫。但如何确保目标如期实现?商州区委书记张盈安胸有成竹。经过近一年实践,他们探索出围绕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举措,联企业带动贫困村产业升级、联产业带动贫困村脱贫、联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奔小康的“三创三联三带动”脱贫新模式,全区脱贫攻坚焕然一新。

  创新帮扶助力精准脱贫

  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私人定制”式精准帮扶,是商州区在脱贫帮扶路上的一大创新。

  三岔河镇聚焦8个贫困村摘帽、1284户贫困户越线、3873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向贫困“最后一公里”宣战。镇党委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模拟评估,找出差距和欠账。他们试点推行企业带、大户带、合作社带、银行带的扶贫模式,全面实施樱桃科管、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等3个长期增收项目,以及光伏发电、袋料香菇、劳务输出等7个短期项目,将730户贫困群众绑到产业链上。

  结合贫困村集中整治,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人包抓1个脱贫攻坚示范村,每村发展2个合作经济组织、50亩产业示范基地,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村两委会每年打造20户产业脱贫示范户,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人均3500元以上。他们运用“麻雀”战术,对176户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私人定制”式精准帮扶,量身定做20项个性化脱贫措施,使每个贫困户都有人帮、有人带。

  在夜村镇白草岭村,记者见到贫困户王君喜正在饲养山羊。他说:“驻村工作队专门给我定制了繁殖杜泊山羊项目。8月22日,才从他们手里领回2头重50多公斤能繁殖的杜泊山羊,喂得正起劲哩。”

  “真金白银”推动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真金白银”不行。商州区制定“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机制,出台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发展扶持、金融扶持、光伏产业扶贫、资金整合、项目资金管理、贫困村综合整治等15项脱贫攻坚具体政策措施。全区落实公益岗位2516个,发放助学补助金300万元,助学贷款500万元,整合公共项目资金4.4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37条295公里,人饮项目81个,新修河堤76处10324米。

  光伏扶贫是产业扶贫的“一号工程”。商州区政府出资为每个贫困村建20千瓦电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24个贫困村,每个村成立光伏产业合作社,发展光伏扶贫产业项目,覆盖3.7万贫困户,在商洛率先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目前,一期建设的1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二期1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实施即将并网发电,带动每户每年收入3000元左右。

  今年以来,区财政列支8200万元,争取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185万元,国开行融资6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和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3个。同时,建立政府精准扶贫风险担保基金3000万元,按1:10比例放大贷款额度,实现贫困户5万元以下贷款全部贴息,先期注入产业贷款风险担保金300万元,发放贴息贷款7230万元。

  农民变股东加入新型经营主体

  商州区还积极探索订单式、寄养式、认领式帮扶机制,构建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等资产收益扶贫和“互联网+”扶贫新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控股服务组织、农村电商为平台,把分散的农户同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构建新型合作组织关系,实现共建谋发展、携手奔小康。

  腰市镇江山村,以打造江山4A级景区为依托,探索出一条“支部+旅游产业+企业+园区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景区土地流转和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户入股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景区建设和三产带动,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通过森弗园区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入。全村建成万寿菊基地1个,成立农家乐协会、江山旅游扶贫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和江山朝阳光伏扶贫电力有限公司,吸纳42户贫困户入股,涉及旅游观光、配套服务、劳务输出、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使1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今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7010元,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