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10月底,驱车行驶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农村公路上,秋的颜色令人流连忘返;穿越田间地头,满园的菜花引来蜜蜂追逐其间,春的气息令人惊喜不已。原州区姚磨村的万亩冷凉蔬菜基地里一片忙碌,嫩绿新鲜的菜心采摘之后,沿着畅通的公路直达南方的餐桌。
该地属半川半旱地区,五六年前的姚磨村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受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影响大,种植效益低,土地撂荒现象严重。通村路网完善之后,该村借助气候冷凉的优势发展蔬菜种植,目前,原州区冷凉蔬菜基地已有3家发展成为万亩规模,2015年,冷凉蔬菜产业创收140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以上。
交通运输部挂职干部、原州区副区长汤继伦告诉记者,作为交通运输部牵头实施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和交通扶贫重点地区,原州区在交通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通过整村推进、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率先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班车”,有力带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脱贫攻坚路先行 美丽乡村产业牵
富民村路向农家。
精准发力 路与美丽村庄同发展
宽敞的水泥路通村达户,两旁路灯次第排开,农家乐老板正在张罗着客人预订的佳肴,村口的休闲广场上几位村民则慵懒地晒着太阳,走进秋日的张易镇大店村,一派和谐惬意的景象。该村是今年原州区精准扶贫的销号村,一年前这里还是环境脏乱的贫困村,而在交通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该村实现了整村推进,如今正在被打造成为美丽村庄。
原州区交通乡镇建设环保局局长陈锡仓介绍,近年来,原州区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统筹推进贫困村整体扶贫的实施载体,打破部门分割,打捆各方资金,整合交通、建设、环保、林业、旅游、文化等相关职能,探索出农村公路与美丽村庄建设同步开展,基础设施与生产生活条件同步改善的模式。
据了解,截至“十二五”末,原州区153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等级公路和硬化路,率先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现了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目标,从市区到乡镇“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先后被宁夏回族自治区评为“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县”和“新农村建设先进县”。通过大力整合资金,综合实施道路、人行道、给排水、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原州区先后建成了张易等7个小城镇和彭堡闫堡等50个美丽村庄,打造了驼巷、头营等自治区美丽村庄样板工程。
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在大力开展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原州区统筹考虑农村公路沿线群众的密集度及建制村布局,坚持与农村公路建设相结合,做到与农村公路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先后建成11个乡村客运站,36个农村客运招呼站,逐步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率先在全区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的目标,全面带动了全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
干净整洁的畜舍。
因地制宜 收入提高观念更新
沿着大店村5米宽的水泥路一直走,路的尽头是刚刚投产一个月的矿泉水公司。公司董事长王军告诉记者,公司的计划生产规模为年产3万吨矿泉水,产值一亿元,之所以在大店村选址,不仅看重当地水质优良,更重要的是交通条件好。
而在三营镇,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原州区整合资金,优化“十横四纵”镇区道路网路,新修道路15公里,建设须弥山路和银平路2条道路宽幅绿化带,建设一个清水河景观,助推三营镇成为“宁南民族特色商贸物流重镇”。
近几年是原州区历史上农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速度最快、反响最好的时期。“群众之所以对农村公路建设充满期待,是因为原州区因地制宜,将道路的修建和提档升级与产业、旅游和美丽村庄建设相结合,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陈锡仓说。
据悉,原州区牢牢把握交通运输部加大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交通运输发展支持力度的宝贵机遇,围绕区内重点村镇发展定位,综合考虑道路功能、等级、标准,科学制定“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对全区现有路面宽度3.5米的农村公路全部实施升级改造;根据地方实际发展需要,围绕提标增效的产业路、旅游路,有针对性地细化施工方案,不局限于现有三级、四级路标准,重点建设一批路面宽度6米的沥青路、水泥路;配合招商引资工作,确保贫困村镇落地企业道路配套及时跟进。
交通引领产业发展见成效,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为例,截至2015年年底,原州区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与此同时,农民增收明显,2015年原州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96元,是2010年的2倍。
收入提高,观念更新。“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收入多了、讲文明了”,在采访中,很多村民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共识。同时,乡村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类惠民实事得以兴办,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按照规划,到2020年,原州区将打通断头路、新增自然村1000公里以上,提升改造农村公路860公里以上,创建一批产业路、旅游路、生态路、致富路,为建设美丽富裕的原州提供强劲的动力。
原州区万亩冷凉蔬菜基地。
改革创新 建养一体持续发力
路沿产业而建,产业依路而兴。随着沿路产业的逐步扩大,尝到致富甜头的群众对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村民对路的要求是通畅,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则不同,村民关心的是,道路能否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原州区别庄村支部书记别建伟如是说。这也代表着原州区群众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普遍想法。
据了解,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十三五”期间,原州区将以推进“四好农村路”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安全绿色,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到“十三五”末,实现全面建成“便捷、畅通、安全、绿色”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
资金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在融资模式上,原州区正探索实施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通过与宁夏路桥公司合作,将农村公路打包,采取三年滚动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据悉,2017年至2019年,原州区计划通过PPP模式投资214947万元,对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结合农村公路PPP项目实施,原州区将采取建养一体打包模式,走市场化养护的新路子,通过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市场养护主体绩效考核与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并重,积极探索“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群专结合,双向考核”的农村公路养护模式,切实有效解决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全区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