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宋振峰 张革文
“跳舞,和扶贫有啥联系?”
时至今日,金淑梅依然能听到这样的质疑声。2013年的春天,当这位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酒泉小白杨舞蹈学校校长决心走进酒泉市贫困移民乡镇的中小学,依靠舞蹈这一文化的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时,非议不断。没有人理解她的抉择。
可金淑梅痴心不改。她坚信,经济扶贫很重要,文化扶贫也不容忽视。扶贫先扶智,才能真正斩断“穷根”。
3年多来,她用舞蹈和爱,让贫困乡村的孩子在快乐中接受着文化的滋养。
3年多来,她用舞蹈和爱,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灵,让孩子们不再孤僻、胆小,而是阳光、自信、感恩。
3年多来,她从容坚定、乐在其中,足迹遍布酒泉市的57所学校,让近3万名少数民族孩子感受到了舞蹈带来的快乐,激发了他们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今年开学,玉门小金湾小学辍学的孩子大大减少了,长期以来农村孩子失学问题竟然得到了好转。”2014年,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时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赵汝蘅用金淑梅的例子,讲述了小金湾民族学校的孩子们学习舞蹈后,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他激动地说,“艺术,就是可以这样润物无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哪怕是百分之一的改变,也要踏踏实实去做
在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的玉门市,小金湾乡、独山子乡是重点扶贫攻坚区域。身处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漠之中,大部分耕地又是白花花的盐碱地,“风吹石头跑,戈壁不长草”成了当地真实的写照。
不光是自然条件差,这两个乡还都是少数民族移民乡,居民全是东乡族。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从更为贫瘠的东乡县大山深处移民到了这里。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扶贫力度,两个移民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移民乡人杂地少、底子薄,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013年初,省政协发出“委员助推双联行动”的倡议后,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金淑梅也想履职尽责,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可是,一直从事舞蹈教育的她,能做些什么呢?
当年春天,中国舞蹈家协会发起的“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少数民族舞蹈进课堂”活动,让她眼前一亮。借此,金淑梅来到了这两个移民乡,闯入了她以前没涉足的世界。
深入调研后,金淑梅痛心的不仅仅是这里的贫穷。在这里的学校,艺术课程基本是由文化课老师兼任,几乎谈不上艺术素质教育。
更让她难过的是,当地少数民族女童辍学率很高,许多女孩子上到小学三、四年级就再不去学校了,女孩跳舞更被视为“不好的事”。 (转3版)
(接1版)
有些男孩也是如此。“卖饼可以挣钱,卖面也可以挣钱,读书挣不来钱……”独山子民族学校当时四年级的马学龙告诉她,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里人打算等他小学毕业后,就让他回家种地干活。
难道让这些孩子重复着他们父辈的生活?
“人们都说,这里的穷根是‘穷在地上、苦在水上、慢在路上’。”在金淑梅看来,落后的根子还在教育上。唯有打破“越穷越没文化,越没文化越穷”的恶性循环,才能真正让贫困移民乡脱贫致富。
“既然遇上了他们,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金淑梅暗下决心,在玉门市独山子民族学校、小金湾民族学校以及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卓园小学、肃州区黄泥铺裕固族小学、肃北县蒙古族学校等乡村学校,为孩子们义务教授舞蹈,让他们在爱与美中,插上知识的翅膀,飞出戈壁滩,改变命运。
她想,哪怕是百分之一的改变,也要踏踏实实去做。
从“差”学生的教育入手,拨亮孩子们的心灯
“什么?要挑最调皮的孩子跳舞?!”
当听到金淑梅说,让各班老师选他们心目中最“坏”的“调皮蛋”们集中培训时,玉门市小金湾、独山子民族学校从校长到老师,每个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在这两所偏远的民族学校,跳舞每年集中在“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能参加的小演员们,都是班里的“好学生”。就这,排练起来都很费劲。
若是“调皮的孩子”聚在一起,真是太令人“抓狂”了!
金淑梅不这么想。
她深信,孩子的心,生来该是最温柔明亮的,缺少这份温柔明亮的孩子一定另有原因。
到独山子民族学校排练舞蹈一年了,根据她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学校里许多闹腾的最厉害的所谓“问题孩子”,家里都非常穷。往往是他们的父母迫于生活的压力常年在外打工,抑或有的父母离异,甚至有的父母因为做了违法的事情而被捕入狱。
在这片教育意识本就落后的贫苦地区,家庭教育的缺失、亲情关爱的缺乏,使这些孩子更加疏于管教。他们变得不讲礼貌、不爱学习、经常打架、欺负同学……
“不能让他们破罐子破摔,如果再放任下去,长大了进入社会怎么办?”金淑梅坚信,教育不能“嫌差爱优”,不能歧视、放弃任何孩子。她要让舞蹈之光照亮每一位孩子。
2014年6月12日,独山子民族学校的食堂里,在挪开餐桌餐椅留出来的一块空地上。由老师们“精心”挑选出来的65个“问题男孩”,组成了舞蹈队,开始了第一次的排练。
这65个各班的“刺头”,集合到了一起,连站队都成了大问题。好不容易前面的孩子排成一排了,后面的又乱了,说话的、打架的、玩闹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举动,层出不穷。
在其他“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金淑梅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将孩子们拉过来,反复讲解示范着。
没有镜子,没有把杆,但城里孩子学的东西,农村的孩子也要学。孩子们没有任何基础,金淑梅从零开始授课。
起初,好奇的孩子们还觉得“跳舞比学习有趣”。可没过两天,自由散漫惯了的他们便厌倦了,站姿、压腿、下腰……这些动作得不断重复去做,一下变得枯燥、乏味极了。
学校里的“调皮大王”马学龙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6月16日,金淑梅刚准备教舞蹈时,马学龙给了她一个“下马威”:“金老师,我今天肚子疼,跳不了。”其他几个孩子也附和着说自己肚子疼,不能跳。蒙在鼓里的金淑梅温柔地抚摸着马学龙的头说:“老师带你们上医院看看。”
马学龙昂起了头,怀疑地说:“老师,我们没有钱!”
“没关系,老师有钱,看病要紧。”
听到金淑梅如此关心的话语,马学龙的眼睛湿润了,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这么关心爱护他。他低下了头,诚恳地对金淑梅说:“金老师,我不该骗你,我肚子不疼,你教吧。”
从那以后,马学龙的态度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很神奇,他不仅上舞蹈课特别积极,文化课也不逃课了,每天还主动跑到老师那里去补课。从五年级升到初一,学的课程按理说越来越难了,可以前从没考及格过的马学龙,上学期语文、数学、英语全部考到了80分以上。这两年,他还获得了两次“全校进步之星”,并在全校作文大赛中拿了三等奖。
舞蹈美育的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金淑梅的眼里,没有所谓的“差学生”,孩子们都是平等的。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的心,就像上了锁的门。唯有真诚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爱,才是开锁的钥匙。
“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他有艺术的梦想,我们都要拥抱他、亲吻他,让孩子们找回自信,意识到自己被喜欢、被尊重,舞蹈美育工程的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金淑梅说。
教学中,金淑梅特别注重欣赏与激励。平日,她常用20%的时间给学生教舞蹈,用80%的时间给他们励志,给他们讲书本上的故事,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在小金湾民族学校的师生眼里,马林就像一只“老虎”,“富有攻击性”。常常为了一点点小事,他就与同学动手打架,号称“征服”了全校同学。
刚接触跳舞没几天,马林就烦透了。怎么能退出舞蹈队呢?那天跳舞时,马林故意将口袋里的烟盒子、打火机掉在了地上。
“谁的?”猛然看见地上出现了香烟,金淑梅忍不住问道。
“我的!”马林大声地回答道,言语里充满了挑衅。
“刷——”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金淑梅。沉默了半分钟后,金淑梅说:“同学们,你们看,马林是个特别诚实的孩子,他犯了错,没有赖给别人,而是勇敢地承认错误。请大家为他鼓掌。”
孩子们的小手都拍红了。
只要是源自灵魂深处的爱,哪怕是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就足以感动人心……那一刻,马林和其他孩子们心中的冰山融化了。
站位、抬头、微笑、半跪、伏地……孩子们开始目不转睛地紧盯着金淑梅。虽然肢体还很僵硬,动作还显笨拙,但他们开始竭尽全力想做到最好。
舞蹈奇迹般地改变了一切。不打架了,不骂人了,不逃课了,脸上有笑容了,会说老师好了……慢慢地,这些孩子自觉性强了,守纪律了,旷课、迟到、不做作业等现象逐渐没有了。
班主任马秀红老师告诉记者,以前对马林来说,旷课是家常便饭。现在,他仿佛变了个人,每天早早来到学校,帮着同学们打早点,做完作业就及时送过来了。“全校哪位老师能想到,马林现在会变成这样?”马秀红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