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陕西米脂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优势在山坡 致富靠苹果

2016年11月01日 10:18   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艾永华 通讯员 郭奋军

  深秋的陕北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千沟万壑叠翠流金,瓜果飘香。丰收的美景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铺展在米脂县的山山峁峁。

  金秋十月,米脂县杨家沟镇李家寺村的山地苹果园宾客盈门,来自上海、西安、榆林等地前来采摘苹果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他们都是慕名而来的,我的苹果不打农药、不上化肥,是正宗的纯绿色、有机苹果。”该村山地苹果种植大户雷泽光自豪地说,“预计今年最低可采摘10多万斤,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收入20万元没有问题,再过几年进入盛果期后,我的果园每年最低可产100万斤。”雷泽光是米脂县建设标准化山地苹果园较早的果农之一,他的220亩标准园已经全部挂果,丰收的喜悦和可观的收益令这位地地道道农民高兴地合不拢嘴。

  近年来,米脂县紧抓全省苹果产业北扩战略机遇,把山地苹果作为壮大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抓手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谋远抓实,加快发展,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果农效益显著提升,呈现出机遇好、干劲足、推进快、成效大的喜人局面。截至目前,全县山地苹果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7万亩,预计今年产量达8.5万吨,产值1.8亿元,果农人均增收4850元。“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已经成为米脂县农民群众的共识,全县正在掀起山地苹果园建设的热潮。

  优势在山坡 致富靠苹果

  米脂县85%的土地为山坡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苹果栽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县拥有宜果山地面积达30万亩。上世纪80年代,米脂苹果因品质优良,在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2年,米脂县被陕西省果业管理局认定为陕西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后,石沟镇柳家洼村、高渠高西沟村的老果园经技术改造,每亩收入达1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石沟镇党塔村村民李志宏新建标准园200亩,杨家沟镇李家寺村村民雷泽光新建标准果园220亩,成为全县发展苹果产业的标杆。2013年,在总结以往苹果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米脂县委、县政府坚定信心,确立了发展山地苹果的主导产业地位,按照“一业主导、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把发展现代优质果业作为该县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措施,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掀起了发展山地苹果产业高潮。该县紧盯三年稳定精准脱贫,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优先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山地苹果。近四年来,全县新增果园面积7万亩,改造老果园2万亩。

  印斗镇常渠村村民小组有贫困户15户35人。2015年,该村民小组按照“整村推进、规模经营”的思路,将全组所有山地统一测量、规划、平整,全部栽上苹果树,然后按比例核定各户应分土地面积,每个贫困户都参与果园建设。今年,镇政府又帮助11户有劳力的贫困户在果园地里套种农作物,分别种植土豆20亩,栽植红葱10亩,种植玉米18亩,计划养羊60只,有效解决贫困户的短期脱贫问题。这种长短结合的办法,既可保证贫困户短期稳定脱贫,又能为群众长远过上小康生活建立稳定产业。目前,全县31个贫困村和3176户、8972人贫困人口发展了苹果产业,分别占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贫困人口的34%、24%、23%。该县计划今年秋季和明年,再发展果园3万亩,使山地苹果总面积达到18万亩,实现全县农民人均1亩的目标,奠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产业基础。

  加大投入 精准施策

  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山地苹果的积极性,米脂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了发展山地苹果扶持计划,积极推动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并通过积极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取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果业投入机制。2013年以来,该县累计争取上级果业专项资金4170万元,县财政配套2000万元,整合项目部门资金4600万元,全力支持广大农民发展山地苹果。

  推行建园直补政策。对流转整理土地不少于50亩,承包经营年限达到15年,且成活率在85%以上的标准果园,每亩补贴土地整理费1200元,苗木栽植费500元,仅此一项,就占到果农建园投资的75%左右。

  建立鼓励激励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加大对栽植大户的表彰奖励力度,对建园面积50—100亩的,当年一次性奖励5000元;百亩以上的,每100亩奖励1万元;对整村推进,规模达到1000亩的专业村,再奖励村集体10万元。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该县按照规划先行、整合资源、部门共建的思路,有效整合农田水利、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着力解决百亩以上果园用水、用电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实现灌溉用水、动力电源、道路硬化、农机具配套“四到园”。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为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该县引导果农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在果园集中区设立灾害预警监测点,增加防虫防冻防雹设施,对进入盛果期新建防雹网的果园,县财政再给每亩补贴2000元。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该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首要“抓手”,决定对按标准发展山地苹果的贫困户,除享受以上奖补政策外,每亩再给予500元的扶贫项目补助,使贫困户建园当年基本实现“零投入”。

  同时,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风险保证金,撬动农商银行无抵押、无担保产业扶持贷款1亿元,该县贫困户发展山地苹果,可获得最高5万元的三年期全贴息贷款。政府的巨大投入,使广大农民发展苹果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流转土地 规模经营

  发展苹果产业,规模经营是基础,土地流转是前提。为了全面推进苹果产业的规模发展,2013年,米脂县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规定,制定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大户承包、集中治理”的思路,因地制宜,创新模式,鼓励引导群众按照自愿、公平、依法、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托管、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通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每户农民分散的土地集中整合到一起,规模发展山地苹果园,促进了山地苹果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呈现出切实可行的多种经营模式。四年间,全县累计流转土地4.7万亩,建成千亩果园9个,500亩以上果园20个,100亩以上果园116个。

  “支部引领”模式。该县把山地苹果、精准脱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印斗镇常渠村、石沟镇盘草沟村等由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全村统一规划,统一平整土地,集中建园,整村推进,然后按比例重新调整分配到户。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苹果专业村29个,面积达到1.22万亩。

  “大户创业”模式。在扶持政策鼓励下,吸引了大批返乡创业的“能人”发展果园。鲍庄村村民刘成在外做生意赚钱后,返乡建设300亩山地果园。艾家峁村村民郭志瑜在外做煤炭生意赚钱后,返乡建设550亩山地果园。据了解,全县有126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二次创业”规模发展山地苹果园,成为一支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通过大户和村干部的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全县山地果园迅速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大户流转土地建果园的有近百个。印斗镇常渠村、龙镇的陈家焉村等,每户农民栽植果园都在10亩以上。石沟镇高家洼村因地制宜发展果园,全村栽植果园960亩,部分果树已经挂果,今年苹果产量20多万斤,经济收入四五十万元。能人返乡,大户创业,让想干的大户有土地,让不能干的农民有钱赚,促进了社会分工,增加了农民收入,助推了产业发展。2015年,全县果业大户吸纳当地农民务工1.2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6600多万元。

  “合作社带动”模式。石沟镇官道山荣泰专业合作社充分整合资金、技术、劳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带动全村发展山地苹果1700亩,实行统一整地、统一建园、统一管理,让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农户进得来、稳得住、能致富。2015年,该村果园被认定为国家级“菜篮子”项目水果标准园。目前,全县共有苹果专业合作社68个,带动果农2040户。

  科技引领 政府推动

  为了提高果树栽培技术和果园管理水平,米脂县坚持科技兴果的指导思想,出台了《米脂县果业管理技术培训计划》和《米脂县山地苹果园建设技术规程》,不断提升建园质量。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该县通过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交流,不断优化专业人才结构,初步形成了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脂试验站和延安宝塔区聘请专家为引领,以县果业中心、农技站、园艺站为支撑,沙店、龙镇、石沟、印斗、杨家沟五大苹果片区农技推广区域站为依托,村级专业技术人员为基础的技术服务体系。每个果园都确定专人负责,技术人员对果园建设实行“一条龙”服务,从规划、栽植、修剪、打药、施肥,到年底的验收,全程跟踪服务,一包到底。

  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该县从延安市宝塔区聘请8名果树专家,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号脉把关”,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巡回指导关键技术环节;米脂县主要领导带队每年组织农业部门和各乡镇技术骨干、基层干部以及果农代表赴延安苹果主产区考察不少于2次,帮助大家开阔眼界,学习苹果管理经验和新技术。按照“县抓示范、镇抓普及”的办法,县乡技术服务机构适时开展技术培训,以通俗易懂的资料和“手把手”方式普及推广实用技术。

  规范建园技术标准。该县制定了全县统一的建园技术标准,对规划选址、土地平整、选苗栽植、建后管护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果园提质增效、增产增收。该县果业管理中心主任李生光被誉为果业战线的“老黄牛”,他和他的团队常年扎根基层,跟踪服务果农,提供技术指导,研究推广了山地苹果“七个一”栽植技术,即挖一个大坑、上一筐有机肥、施一碗磷肥、选一株壮苗、坐一桶水、覆一块地膜、绑一根竹竿。同时,大力推广以“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为重点的四项关键技术,积极引用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诱虫带等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和精心的管护,使该县新建果园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2014年6月23日,全省山地苹果管理现场会在米脂县召开;2016年9月1日,全省山地苹果管理现场会参会人员到米脂观摩山地苹果标准化果园建设情况。经过实地考察,省市县(区)领导和专家对米脂县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为了加快推进全县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米脂县成立了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党政领导“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镇村两级狠抓落实,业务部门跟进服务,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县乡领导包抓示范园工作机制,确定每名县级领导、乡镇主要领导各包抓新建一个300亩以上山地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并将山地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纳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在年底考核时,对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问责。各级包村领导和相关责任人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理思路、讲政策,鼓干劲,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米脂县十八届一次党代会上,该县继续把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确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导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榆林市副市长、米脂县委书记王国忠和米脂县县长高寒表示,全县党政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面推进山地苹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力做好山地苹果的宣传、推广、销售工作,让米脂山地苹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力争到2018年全县果园面积达到20万亩,使山地苹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