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霁(四川)
2016年10月17日,我国迎来第3个扶贫日。近日,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在扶贫日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目前全国有多地患上了“脱贫急躁症”。(10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当前,我国的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地区迫于压力,出现了虚假脱贫、“福利陷阱”等现象,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以领导干部为主体发动全市或全县各级干部职工捐款“推着贫苦户脱贫奔小康”,要克服这些“脱贫急躁症”,还是要从深挖“内生动力”上着手,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扶贫脱贫路径。
首先,变“输血”为“造血”,加强产业培育。全国很多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无产业或产业落后的现象,因此要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自己的当家产业。要让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让扶贫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从产业发展给予扶贫脱贫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扶贫”重在“扶智”。只有教育才能改善“一穷穷几代”的现象,只有教育培训才能治“穷根”。在所有教育类型中,中等职业教育是离农村贫困群众距离最近,最能带来直接收入提升的教育培训类型。各地不仅应该面向农村、山区开展多种类型的职业培训,更应该保障贫困家庭和低保家庭适龄学童无一人失学。
第三,夯实“兜底”强化保障。在我国,社会保障不足,一个家庭往往因一次意外、一场大病就可能致贫或是再次返贫。因此,要夯实社会保障兜底,对部分靠自己努力确实无法摆脱贫困的群体,通过社会保障解决这一部分人的基本温饱问题,守住“最后一条线”。
中华民族已自力更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千百年,我们崇敬英雄,崇尚创新,更敬佩那些依靠自身努力改变生活困境的“可爱的人”。扶贫这项长期事业,需要扎实发展,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为全面小康、“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