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脱贫退出奖励不能剑走偏锋
17日,陕西省政府召开脱贫攻坚情况发布会,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张荣珠表示,省政府已制定了贫困退出机制,按计划实现至十三五末所有贫困县(区)摘帽的目标任务。按计划脱贫的贫困县(区),一次性奖励本县(区)上年度中省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10%,最低300万元;提前脱贫退出的贫困县(区),一次性奖励本县(区)上年中省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的30%,最低500万元。(10月19日华商报)
揆诸中外,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都是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成为一大亮点,彰显了党和政府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也是党群连心的最佳诠释。
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也是一大难点,通过多年努力,我国扶贫开发已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因为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以陕西省为例,就有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50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县43个,减去交叉重复的,共56个。可谓任务繁重,形势逼人,
为了落实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扶贫脱贫工作计划,各地都积极实践,推出各种贫困退出机制及奖励办法。在此之前,贫困县的管理工作仅仅是救济机制在独立支撑,只要是带上了贫困县的帽子,便可以畅享各种政策优惠与资金帮扶,即便有贫困县早已脱贫,也要赖在救济机制的温床上优哉游哉,以至于出现了“庆祝进入贫困县之列”的笑话。
贫困退出机制及奖励政策,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可以充分调动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有效鼓励贫困户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快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进程,引导贫困户改革理念、主动作为,是精准扶贫的深化,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然而,陕西省“贫困县(区)提前脱贫退出 最低奖500万”的办法,则值得商榷。例如最低500万元的起点是如何制定的?有何科学依据?500万元奖励会不会成为争抢贫困县帽子的翻版?为了得到500万元甚至更多,一些县(区)会不会大玩数字游戏?
曾几何时,部分地区制定了“贫困县不换主官”的干部管理办法,脱贫不力,不脱贫官员不得离任升迁,虽然可以避免“换人就换思路” 半途而废等扶贫顽疾,但强行留下来的干部是否能够在其位谋其政,尽心尽责,干出实效,还值得打个问号。现在,最低500万元的脱贫退出奖励,俨然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途径,主管干部还可以顺势升迁,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政府产生误导,巨大压力与利益的交织之下,造假或难以避免,无疑走向了金钱奖励、扶贫激励的又一个极端。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强调,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面对着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抓工作。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一个真字道出了精准扶贫的要义。
扶贫政策关乎政府关怀,也关乎百姓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扶贫绝不能有假象。贫困退出机制,本质上是扶贫脱贫工作的质量保障和检验机制,需要全盘考量,科学决策,全面落实。逐步完善。建立科学严格的量化指标与考核机制,真正达到标准的就退出,而没达到标准的则须继续攻坚克难。既要防止“焦躁症”“捆绑计”,也要避免“利诱式”的数字游戏,异地搬迁、产业发展、金融帮扶、养老保障、教育扶持等多措并举,统一部署,精准发力,让扶贫工作成果真实呈现,政策温暖自然润泽,倘若剑走偏锋、急躁冒进,或恐事与愿违,欲速而不达。
(未来网特约评论员 斯涵涵)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