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莽莽,云雾缭绕。秋雨中,记者一行到达了昔日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四川省巴中市。川陕苏区军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了解,当年巴中市总人口约120万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的人数达12万人,牺牲4万余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红军,每30人就有1人牺牲。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漫山遍野的烈士墓群庄严肃穆。“这里是全国安葬红军烈士最多、规模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红军为自己战友修建的陵园。”陵园解说员告诉记者。
这座陵园由当时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设计墓碑并题写碑名。1934年陵园修建之初,安葬有7800余名红军烈士。近年,陵园进行了修缮,散葬于通江县20个乡镇50处烈士墓地的17225名红军烈士被迁葬于此。至此,陵园内共安眠红军烈士25048名。
从陵园高处俯瞰,眼前仿佛重现红军将士冲锋陷阵的景象,耳畔又响起战马嘶鸣、枪声阵阵。金戈铁马的历史浓缩在一块块无名碑之中,巍然屹立,守望巴中。
苍莽的大巴山,给巴中人带来满目青翠,也曾伴随着闭塞和贫穷。巴中多山,丘陵、山地占辖区面积达90%,生产生活基础条件较差,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巴中有31.83万的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数量居四川第四位,贫困发生率居四川第三位,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巴中是红军故乡,我们是红军传人。”巴中市委书记冯键告诉记者,“先烈遗志一直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一直是我们奋进的法宝”。
面对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的基本市情,“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成为巴中人新的时代印记。
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是巴中市的建卡贫困村,在这里记者看到一排排具有川东北特色的崭新楼房坐落在山水间,一派田园意趣。
“以前,我们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老百姓住的都是多年前修建的‘土墙+木头+黑瓦’式的土坯房,年久失修,逢雨便漏。”当了15年村党支部书记的王东告诉记者,“农民主要种植玉米、红薯,忙一年就挣点口粮,经济收入只能靠油菜,村里贫困发生率高”。
两年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普照寺村提出了“春看花、夏戏水、秋摘果、冬挖藕”乡村观光体验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同时招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形成产业增收“四渠道”,贫困户均拥有两三个稳定增收的骨干产业项目。
53岁的杜怀德是革命后代,也是一位退伍军人。这些年,杜怀德在外务工,妻子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儿子顺利考上了研究生。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不想一场大病,让这一家成了贫困户。
在杜怀德最困难的时候,村里引进了沐生农业有限公司,流转经营了他家的6亩地,并入规模化种植园,成片种植清脆李和油牡丹。闲置的土地“变现”了,杜怀德还能到种植园打工。现在,他用打工收入和政府补贴盖起了新房。
如今,普照寺村借着扶贫好政策,着力发展规模化种植、订单农业和乡村观光体验旅游产业,“我们是革命老区,更要继承伟大的长征精神,致富路上,决不让一个老区人掉队。”王东告诉记者。
村里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对村民居住环境因地制宜,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原则规划建设新村,切实提升和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曾经的土坯砖瓦房到如今的粉墙朱瓦、鳞次栉比,普照寺村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红军精神已经在巴中人心中生根发芽。冯键向记者表示,精准扶贫是一场艰难的“长征”,巴中拟通过“一本账”(每个贫困户家庭都要建立一本开支账)、做到“两不愁”(吃穿不愁)、给予“三保障”(教育、医疗、住房)、达到“四个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重走长征路,穿行在巴中的过去与未来之间,感受着红色传承与绿色发展的双重魅力。这块昔日贫困落后封闭的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经济日报记者 林紫晓)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