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口帮扶结硕果 山海携手著华章
本报记者 邹晨莹
曾经“锁”在深山老林无人问津的兴仁县城北社区锁寨村,国庆节期间游人如织,如果不是亲自踏着纵横交错的条条水泥路,不是亲眼看到鳞次栉比的幢幢新房子,村民们都不会相信锁寨的今天。
“太阳出来喜洋洋,感谢宁波来帮忙。产业基地建好了,纳孔布依奔小康……”还未踏进寨子,就听到村民们欢喜地唱起布依山歌。74岁的陈开顶老人说:“要不是宁波的‘亲戚’帮我们,好日子还得等些年!”
变化,始于20年前。一纸《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将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10个省份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此开启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壮丽征程。
其中,深圳、青岛、大连、宁波4个计划单列市采取“一对二”的帮扶模式,和我省8个市州走起了“亲戚”,携手脱贫攻坚。这门“亲戚”,一走就是20年。
2013年2月,新一轮的对口帮扶工作大幕开启,新增上海、苏州、杭州、广州4个东部发达城市对口帮扶我省,实现了8个东部发达城市“一对一”对口帮扶我省8个市州的格局。
辩证看,东部发达城市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性资源”丰富,而我省“基础性资源”丰富,双方互补性很强。
东西携手,形成合力。东部发达城市和8个市州分别建立了高层联席会议制度,双方主要领导出席,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有效措施,定方向、立项目、督落实。
山海结盟,迸发活力。3年来,8个帮扶城市投入帮扶资金10.58亿元,派出127名干部到我省挂职锻炼,先后举办干部培训班240期,培训11926人次,双方共达成经济合作协议项目352个,协议合作投资2597亿元。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资金、物品的流入,是技术、人才的引入,更是观念、理念的输入。
扶贫协作催生全面合作,优势互补生成新的优势,空间交换拓展新的空间,贵州贫困山区的变化,就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生动答卷。
上海 遵义
3年,上海市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帮扶遵义市,直接受益群众16万余人。
道真自治县桃源乡山高坡陡,山上没有一个稳定的水源,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全靠肩挑背驮。
2013年,在上海市杨浦区的重点对口帮扶下,桃源乡人饮工程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1000余人和1600余头牲畜喝上了安全卫生的健康水。
3年来,上海市以“贵州所需、上海所能”为根本原则,精准聚焦,加大资金支持、产业合作、人才支援、社会帮扶等,努力在帮扶中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项目扶持,改善贫困。3年来,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的122个项目,重点安排在遵义市武陵山、乌蒙山两大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9个县(市)的贫困乡镇、贫困村,有效助推习水、正安、务川、道真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减贫摘帽”,直接受益群众16万余人。
人才支援,扶贫扶智。上海援黔干部扎根基层、苦干实干,成为遵义推动扶贫开发、社会事业发展、产业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社会帮扶,深入人心。3年来,上海与遵义相关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便民义诊、远程会诊等活动;上海的7所中等职业学校与遵义相关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上海市社会各界累计捐款捐物近7000万元。
扶贫协作,提升“造血”功能是长久之计。
进入第二轮对口帮扶,沪黔两地商定,深化帮扶,推动对口帮扶工作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合作的转变,实现共赢。
经济合作——以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遵义分区和遵义·上海产业园为载体,两地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先后签署了园区共建、商务流通、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一批战略合作协议,在遵义设立贵州省第一家上海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DIG),上海市组织了200多批次企业代表团到遵义考察,开展遵义—上海重点行业协会产业合作推介会。
旅游合作——通过“直飞遵义·醉美之旅”旅游推介会、上海国际旅游节暨花车大巡游等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遵义在上海市民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通过与上海泡泡海旅游传媒集团、上海春秋国旅、国旅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合作,打造了两地旅游直通车,拓宽了沪遵两地旅游通道。
人才培训——组织35批1182人次赴沪培训、进修或挂职,着重培养园区建设、教育卫生、经贸、金融等人才;邀请8批上海各类专家学者来遵,指导“院士工作站”或“重点实验室”建设。同时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下一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交流内涵。充分发挥漕河泾遵义分区品牌效应,深入推进园区共建工作。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做法,在规划编制、人才管理、运营模式和贸易通关等方面为遵义综保区申建工作提供帮助。扎实推动《关于推进商务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旅游、文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力度,努力实现共赢发展。
深圳 毕节
20年,深圳帮扶毕节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达5.44亿元,惠及20多万贫困群众。
漫山遍野,绿意茵茵,“青砖黛瓦、粉墙画壁”的白族民居在山脚下的公路两旁零星点缀,错落有致。但就在八九年前,从这里望去,满山净是石头,石旮旯间羸弱的玉米苗迎风欲倒。“以前为了多打粮食,村民开荒垦殖,水土流失严重,庄稼不长,石头疯长。”毕节市金海湖新区梨树镇保河村聂祥仲说。
转机出现在2007年,深圳市将保河村定为对口帮扶村,陆续投入帮扶资金数百万元对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多次派农业专家来推广优质梨品种,和当地群众一起确定增收产业。
“不种苞谷栽梨子,以往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聂祥仲说。所言不虚,保河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560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7921元。
在毕节,有410多个贫困村的整村脱贫推进、3000多公里的乡(村、组)公路和入户便道、14条162公里的乡镇输电线路、18个乡(镇)的通信设施改造等,都是在深圳市的支持下完成的,直接受益的贫困群众达20余万。
随着脱贫攻坚的脚步愈加坚实,深圳对毕节的帮扶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加大,解决了毕节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差、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等问题,使原来的贫困乡村变成了“村容整洁、产业发展、村风文明”的新农村。
今年,深圳拟增加4个区结对帮扶毕节市金沙县、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和金海湖新区,以实现深圳各区“一对一”帮扶毕节市县区全覆盖。
20年携手,深圳并没有将“对口帮扶”简单定义在“给钱给物”上,而是在“输血”的同时,推进社会事业、经贸合作等领域“七头并进”,强化毕节的“造血”功能。
背靠深圳这棵大树积极招商引资,这只是“七头”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
社会事业——支持新建扩建104所医院卫生所,解决30多万贫困农户就医难问题。支持151所中小学校(职业院校)的新建、改扩建工程,使5万多名学生受益;
经贸合作——采取基金贴息贷款方式,共向毕节29家地方企业发放贴息贷款5365万元,扶持产业项目34个;
能源合作——将“毕电送深”项目纳入对口帮扶工作计划,推动双方能源资源的互惠互利;
农业产业——罗湖区促成深圳新一佳超市与七星关区合作,实现了农超对接,已在七星关区采购鸡蛋1762.7万枚,马铃薯14吨等,采购金额达1120.1万元;
劳务合作——“黔深雨露直通车”实现了毕节市8县(区)全覆盖,共接收1875名毕节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赴深圳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2013年至2015年,深圳投入帮扶资金1500万元,支持毕节市工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实训楼3栋。
“‘造血’的核心,是要把深圳精神、深圳速度移植到毕节,从而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形成‘毕节精神’,创造‘毕节速度’,真正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子。”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