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环界村村民覃亚林利用果树林下养鸡,长短结合效果好。
产业扶贫是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区通过推动扶贫产业转型发展,帮助群众摆脱以应付温饱为目标的种养思想束缚,农民选择产业时更加注重高效特色。他们种地不但保证了足够的粮食,手中还有余钱,养殖从散养走进科学模式,实现了高产高效;将土地作为入股的资本交到龙头企业、致富能人手上用于发展产业,或者进行流转,或将扶贫资金入股,年底获得到丰厚的红利回报……这些转型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变得可持续。
1 围着市场种地赚钱
“种几分水稻或玉米,养几只鸡鸭,再喂一两头猪,过日子不费劲,但要花钱时口袋就找不出几个子来。”钟山县两安乡大桶村邓光亮谈到自己从“穷光蛋”变为村里富裕户的经历时深有感触。
都说靠山吃山,而邓光亮生长在深山老林里,以前就觉得苦日子没有一个尽头。后来,他了解到厚朴市场有前景,就引进苗木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大桶山种植。经过多年发展,他带动全村种植1750多亩,亩产值目前可达1.6万元。现在,这个昔日穷山村的很多村民建起了小洋房,开上了小汽车,日子过得美滋滋的。尝到甜头的村民现又把目光放到罗汉果种植上,今年与种苗公司签订罗汉果种植回收合同,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
“土地能‘生金’啊。”许多贫困地区农民在政府引导下,逐渐摆脱传统思想束缚,在效益、特色上多做文章,效果很好。“现在的农民种地不光为了吃饱饭,还要盘算着能赚多少钱。围着市场转就能赚到钱。”河池市金城江区一位扶贫干部说。
“以前只是种点玉米或红薯,但不值什么钱,只好过丢荒而已。现在根据市场调查种植有前景的核桃,大家致富都有了指望。”近年来,凤山县以发展核桃产业作为解决石漠化地区生态问题和群众增收脱贫问题的重要途径,共种植核桃面积33万亩,进入达产期后,年产值可达7亿元左右。核桃没有结果的这几年,农民就发挥一些短期种养项目,确保收入不断档。
而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岩茶乡龙台村新开垦3500亩耕地,用来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有优质水稻、玉米约800亩,芭蕉芋、葡萄、猕猴桃、百香果等600亩,标准化砂糖橘种植地400多亩,并在林区分散养殖黑山羊、鸡、黄牛、猪等。村干部表示,2016年全村贫困人口可实现大幅度增收。
2 科学养殖打造品牌
集中托养、建设养殖小区,建设林下养殖场……告别散养时代,更新养殖观念,向特色科学养殖业方向发展,从而获得高回报。
记者在陆川县了解到,该县贫困户通过委托公司集中养殖生猪实现脱贫。2015年养殖基地新增出栏优质陆川猪杂交土猪4.86万头,实现养猪收入1458万元,利润145.8万元。示范基地的11个贫困村新增收入达到43.2万元,每户贫困户分红达到300元以上。
2015年,来宾市小平阳镇依托生态养殖基地发展肉牛养殖54户,肉牛存栏1133头,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之路。该镇今年计划建设肉牛养殖小区7个,带动200户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年新增出栏肉牛4100头。饲养10-12个月,商品牛达500多公斤,一头肉牛售价大约为15000元,除去养殖成本,每头牛可获纯利润3000元以上。
“十二五”期间,融安县成功在大坡、大将、长安、浮石等4个乡镇建起林下土鸡养殖集中区,养殖规模达20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70多户,形成独具融安特色并在广西区内外声名鹊起的林下放养飞鸡品牌,拉动全县林下土鸡饲养规模迅速扩大到150万羽以上,年出栏优质土鸡连年保持在100万羽以上,为养殖户带来年均7500万元以上产值收入,为全县农民实现单项增收2000万元。
3 土地变资本收红利
手中土地不知道种什么,或者手中有地找不到人种,这些情况在当下的农村不算少数。于是,农民将土地作为入股的资本交到龙头企业、致富能人的手上用于发展产业,或者进行流转,或将扶贫资金入股,年底得到丰厚的红利回报。
南丹县红心猕猴桃枝头沉甸甸,入股农户都得到了分红。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68户贫困户,在猕猴桃丰产后,可分得15%共122.4万元,户均1.8万元,人均收入4500元。再算上在公司的务工收入,增收效益十分明显。
在大新县,政府出资1万元,再由贫困户出资3000-5000元购买母牛,交由专业公司养殖,母牛生牛仔获益后扣除成本农户享受40%分红收益。截至目前,当地扶贫办已投入90万元,参与签订母牛合作寄养的贫困农户已达92户,每户每年至少分红1200元。贫困户还可以通过种植青饲料、到养殖场务工增加收入。目前有近60户农户种植青饲料600亩,每亩每年可收入3200元;28人在场内工作,每人每月工资2000-2500元。
自古以来,商人经商,农人耕田,但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古民庄的村民偏偏“不务正业”。乘着旅游之风,大力推进巷贤古民庄等旅游项目,通过入股、租赁等形式,将土地集中统一包装建设成旅游景区。农户将村庄整体入股企业后,直接享受30%的门票分成。此外,村民还可享受耕地500元/亩、林地20元/亩的租地费用。迁出古民庄的村民,享受政府给予全村的2.25万公斤稻谷/年的移民补贴,折算人民币大约7万元左右。各类收入综合,预期人均增收可达1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