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土地流转,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南辛庄村将以前零散分布的草莓大棚集中做成了草莓产业园,解决了之前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销售不畅等因素制约,草莓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使贫困群众都有了一份自己的产业
周末,走进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南辛庄村草莓公社的大棚,一株株草莓翠艳欲滴,红红的果实鲜艳夺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大棚采摘的乐趣。这让南辛庄村的草莓种植户们乐坏了。
同样高兴的还有南辛庄村村民徐从杰,去年徐从杰获得草莓公社分红3000多元,随着游客数量增加,分红收入一定会更多。苦了半辈子的徐从杰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也能有自己的一份“产业”。
49岁的徐从杰患有精神二级残疾,之前只能靠国家补助来维持基本生活,生活拮据,“半辈子都在为药费发愁,家里的房子也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徐从杰告诉记者,“现在好了,医疗费基本不用自己负担,每年也有了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徐从杰高兴不已。今年年初,村集体为徐从杰等贫困户改造了危房,并添置了崭新的家具。
为什么徐从杰的日子越过越好?这要从南辛庄村半数村民都在种植的草莓说起。
南辛庄村之前是省定贫困村,从1999年开始,南辛庄村就陆续有村民开始种植草莓,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销售不畅、生产零散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近年来草莓增产不增收,种植户收入一直上不去,亩产收入仅5000元左右。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南辛庄村将以前零散分布的草莓大棚集中做成了草莓产业园,投资700多万元,建成现代化无柱钢管草莓大棚108个。村里为贫困户制定了优惠政策,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自己经营,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承包1个草莓大棚后转租,为农户提供了70多个就业岗位和稳定的土地流转租金收入。“我原来的1.5亩土地,被村里优先流转出去,每年可收入土地流转费1500元。”徐从杰告诉记者:“我还从村里以优惠价租了1个草莓大棚,转租给了我们村里的张诗清,每年可收入7000元左右。另外,政府还为我申请了5万元‘富民农户贷’的扶贫小额贷款,免抵押、免担保,政府每年贴息2400多元,我把贷款投入到了村里的草莓产业园,今年就分红3000多元,以后每年随着产业园收入增加,分红还会增多。”
为彻底解决像徐从杰这样的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还实施了扶贫医疗救助,设立2000万元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医疗救助基金,贫困户住院门诊大病最终自费不超过1%,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全额补贴。有了医疗救助,老徐的医药费也不愁了,“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里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徐从杰高兴地说,现在前来旅游采摘的人越来越多,南辛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特色村。
“要让贫困户摘掉穷帽,尤其是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自我‘造血’,这是扶贫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大场镇副镇长赵希旭说,通过“特色产业+贫困户”模式,大场镇走出了一条带动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新路子。目前,大场镇44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没有劳动能力的313人也都像徐从杰一样有了自己的“产业”。(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王 伟)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