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脱贫攻坚看湖南】张家界如何打造旅游扶贫核心竞争力

2017年03月05日 18: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3月5日北京讯(记者 林鄂平)这几年,旅游是热门,扶贫也是热门,两者结合的“旅游扶贫”呼声很高,有知名景区的在做,略有旅游品相的一些贫困县也在做,可谓“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但“二合一”的效果却参差不齐,或者说差距很大,有的地方甚至是“还在黑暗中摸索”。

  但是,湖南省张家界市依托旅游大品牌,打造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写就旅游扶贫精彩之笔。

  2月26日至28日,中国经济网记者参加“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网络主题活动之“脱贫攻坚看湖南”活动,多维聚焦张家界,勾勒出旅游扶贫的“张家界样本”。

  一个旅游热点和贫困人口交织的地区

  

  传统土家村落石堰坪村。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鄂平/摄

  既有旅游大品牌,又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种现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常见。

  张家界是一个旅游大市,“张家界”已然是一块全国旅游品牌。在全市95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8个A级以上景区,300多个旅游景点,有世界自然遗产等6块金字招牌,2016年已有6000多万人次的游客接待量和400多亿元的旅游总收入。

  张家界又有贫困县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市4个区县均在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均是省级和国家级贫困县,到2013年底建档立卡时,这里还有289307个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20.1%。

  如何在这种旅游产业比较成熟的地区实施旅游扶贫?张家界市的做法概而言之,就是打造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从一家织锦公司看民间工艺的魅力

  

  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武陵源区生产基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鄂平/摄 

  走进张家界市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武陵源区生产基地内,一群“织女”正在熟练地上机、捡综、走线。工序循环,织线成锦。

  手边的布锦虽然不到半尺,却是31岁的许干文半个月的劳动成果。“自己还算是老手儿。”许干文说,织锦程序复杂,一幅幅图案都要手工编织。

  土家织锦,在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意为有花的背面,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也是现代纺织技术的源头之一。土家织锦采用了传统的木质腰机,“挑经过纬”和“反面挖花”纯手工技艺,达到纬花自由换色和锦面图纹变化的艺术效果。2006年,土家织锦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传统社会的产物,将其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2013年,“乖幺妹”土家织锦公司通过调研,依托张家界大旅游,重点推出了土家织锦研发、设计、生产与传承项目。

  3年多来,“乖幺妹”土家织锦打造出潜力大、市场好、有规模的品牌,形成了“创品牌、扩影响、闯市场”的创新发展思路和“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带动扶贫”的特色路子。截至2016年底,张家界已完成乖幺妹土家织锦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龙山县等生产基地的布局,先后培训员工1200多人次,直接在乖幺妹生产基地上岗员工达300多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活态传承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并带动贫困户走上致富路。武陵源区生产基地已经打造成了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注重从留守妇女和贫困户中选拔员工,集中培养出一批土家织锦优秀传承人骨干。预计,在2017年底可以为1400多户贫困户分红154万元,人均增收1100多元。

  家乡织锦艺术名声斐然,也吸引了不少年轻返乡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在基地的二楼,土家织锦后期加工职工杜娟毕业于护工类专业,曾在长沙等地做过幼儿园园医,因为从小喜欢手工艺,闲暇之余常给孩子们上手工课。“家乡成立了织锦公司,自己便欣然回乡。”杜娟告诉记者,前期员工们织造的图案经过自己“包装”,就成了一个个有民族特色的汽车挂件,一天差不多能做六个左右。

  随着张家界旅游的发展,“文旅融合”不断深入,土家织锦的研究和开发很快成为了张家界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先后获得了“湖南省最具发展潜力传统技艺项目”、“张家界创业创新典型”、全国少数名族用品协会“神工百花金奖”等荣誉。目前,一系列“乖幺妹”土家织锦品牌涵盖了艺术品收藏、居家装饰、服装服饰等600多种,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西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一个无名村落看传统村寨的潜力

  

  苏木绰传统民间文艺阳戏剧团在为游客表演。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鄂平/摄

  大山盘绕的张家界王家坪镇以土家族人居多,这里多年来因交通闭塞,贫困户不少。在这里,有着原始古朴的民风,有着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沿马头溪30多座风雨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山深处中一起起吊脚楼点缀其间。

  张家界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为代表,这里打响了乡村旅游扶贫战。

  石堰坪村总人口696人,其中249人外出务工或经商,留守人口达392人,大部分村民分散在海拔800米以上崇山峻岭,地形起伏大,水、电、路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未发展乡村旅游前,村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850元。2012年以后,石堰坪慢慢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贫穷山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亮点。

  56岁的石堰坪村村支部书记全建国介绍,2016年石堰坪接待游客达到10万人次,通过媒体传播“苏木绰”后,预计今年的游客将达到20万人次。“往后我们会开发亲子游等更多娱乐项目,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石堰坪体验到高端休闲旅游乡村的氛围,在拉动整村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过土家特产和农副产品出售给游客带动村民的经济收入,争取 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这位村支部书记信心十足地说。

  贫困户全子恒利用媒体直播苏木绰的契机发展起了土特产网络销售,产品种类主要是野生葛根粉、葛根片和自制香肠、腊肉。谈到是如何想到在家乡做电商这个点子时,全子恒说,“以前我在上海打工离家远,一个月挣的不到4000元,家中父母身体又不太好,于是我回到村里开始做本地土特产,在网上1天接上10单,现在月收入能达到5000多元,在家又方便照顾老人。”

  “苏木绰”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政府在旅游产业生态保护方面也提供了保障。对于村民现有陈旧民居吊脚楼进行翻新的,都实施资金补助政策,将全村89栋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居申报批准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山歌、寿歌、太平歌、扬叉舞、糊仓等土家传统民间文化进行非遗保护,并将土家糊仓申报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石堰坪村的生态植被,政府提倡村民共同保护好绿水青山、野生动物和溪河环境,打造一张靓丽的乡村生态旅游名片。

  从一座玻璃桥看打造景点的张力

  

  慈利大峡谷玻璃桥上嘻戏的孩子。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鄂平/摄

  中国的景区,山谷多见,大同小异,慈利县的这个大峡谷本也差不多。然而,一座桥的兴起,这个大峡谷变得与众不同起来。2月27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走上这座桥看到,游客嘻戏,人流如织。

  三官寺土家族乡党委书记朱澧告诉记者,大峡谷玻璃桥的建立不仅意味着乡传统扶贫向旅游扶贫转变,更重要的是旅游扶贫有了核心竞争力,而且见效快、可持续、门槛低,让村民热情地参与到自我脱贫的行动中。

  “自从大峡谷玻璃桥开始试运营,来游玩的游客逐渐增加。农家乐越来越吃紧,许多民居会被游客居住,这反过来倒逼农户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比如,改善厨房的环境、旱厕改水厕等,这样游客就会更加愿意住在农户家,形成良性循环。”

  “原来农户的观念还没有改变,总认为旅游都是虚的,现在,农户们尝到了旅游的甜头,同时也被外面的游客所影响,逐渐增长了见识,看问题的思维也变得长远,对待旅游开发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

  “之前农户家的土鸡蛋都是自己吃,还会剩下许多鸡蛋,偶尔会到市场上低价售卖。如今,土鸡蛋乘着旅游热潮,成为游客眼中的香饽饽。”

  “不仅是土鸡蛋、煮玉米、农家乐增加村民收入,还有当地司机加入客运队伍,既方便游客的出行,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这些对贫困户脱贫致富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慈利县县委副书记舒洪波介绍,大峡谷玻璃桥淡季时每天能接待1万人左右,旺季时每天差不多2万人。2016年,大峡谷玻璃桥试运营4个月,就给县里带来4000万元的税收。他特别强调,2016年一整年,全县所有园区的纳税也只有5000多万元,而预计2017年大峡谷玻璃桥能带来1亿元的税收。

  也就是说,一座桥是所有园区收入的两倍。

  

  

  马头溪村贫困户龚安平成为养鸡大户。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鄂平/摄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