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流淌在多哇小镇的暖流

2018年07月04日 16:15   来源:青海日报   刘 伟

  本报记者 刘 伟

  入夏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多哇镇迎来了繁忙的施工季,各建筑工地相继开工,雅龙中路、滨河路、迎宾路,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多哇镇位于同仁县东南部90多公里处,与甘肃省夏河县相邻,是距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虽然只有6600余人,面积却占到全县的三分之一,到过多哇的人都知道, “地广人稀、偏远落后”是对这里最形象的写照。

  为进一步加强多哇地区社会化管理,加快偏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同仁县为多哇镇“量身定制”了小城镇发展目标。一年多来,多哇镇大力实施易地搬迁、道路综合整治、河道治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城镇建设如火如荼。

  “镇党委、政府加快推进项目施工,同步做好小城镇建设中的排水、绿化、景观等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利用两年时间,把多哇镇打造成全州藏区社会治理示范乡镇,为全州小城镇建设作出示范。”小城镇建设为多哇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说起一年来的变化,镇党委书记朱晓龙难掩内心的喜悦。

  “城镇化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多,是影响农牧区发展的最直接因素,这在多哇镇尤为明显。”朱晓龙说。

  多哇镇是一个纯牧业乡镇,畜牧业是群众唯一的收入来源,所以草山矛盾纠纷一直较为突出。为此,各级领导经常深入多哇镇基层一线调研综治维稳工作,并切实研究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有力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事实上,多哇镇始终把社会综合治理维稳工作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工作任务,为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

  走进多哇镇政府, “黄南州创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单位”等一个个奖状挂满了荣誉墙。不得不说,昔日的破旧小集镇在促进地区和谐发展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周加是多哇镇北塔哇社区的网格员负责人,只要辖区谁家有矛盾纠纷,他便迅速召集其他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进行调解,化解矛盾。

  周加说,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网格化管理已在同仁县各乡镇牧区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北塔哇社区有十名网格员,工作中,网格员可以更快地掌握社情民意,解决群众诉求,促进邻里和谐稳定,如今牧民们一有矛盾纠纷都会首先找网格员处理。

  此外,镇党委班子还分片进行监管,自上而下建立起“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行证”。

  为了强化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合力,从去年开始,多哇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民生改善力度。

  记者在多哇镇易地搬迁安置点看到,两座大山之间,一排排新修建的藏式房屋鳞次栉比、整齐划一。绛红色的屋顶、封闭式阳台、宽敞的庭院,让人不禁感叹,如今草原牧民的生活真是日新月异。

  据了解,多哇镇易地搬迁项目共涉及六个行政村640户群众,目前,交隆务村、其日那村已全部竣工入住,其他四个村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剩余部分饮水工程、硬化路建设、环境整治等正在实施当中。

  此外,镇党委班子利用省、州、县帮扶力量,挖掘当地优势资源,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全镇6个行政村已全部建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其中,杨秀、尖德、达那琼泽牛羊养殖及尼玛隆畜产品加工等4个合作社为全村100%入股的专业合作社。

  “党员干部为群众多送一分温暖,群众对干部就加深一分感情,多尽一份职责,就为党多增一份光彩。”

  “去年,多哇镇充分发挥产业脱贫项目,在直跃村和东维村投资100万元建成了畜产品冷藏配送中心。另外,使用到户产业资金发展养殖业232户,收益开始逐渐显现。”

  朱晓龙说,全镇还有367户1589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镇党委根据搬迁户培训意愿,协调县扶贫、就业等部门,在全镇6个行政村开展汽车修理、电工、挖掘机操作等就业技能培训,每年不少于5期,每期50多人。

  同时,通过党员帮扶贫困户、支部带动产业发展等办法,让群众得实惠,让干部受锻炼,促进了党建与扶贫的双赢。

  朱晓龙的话在曲日那村得到验证。

  有着96000多公顷草山的多哇镇,是全县虫草主产区,而曲日那村又是多哇地区虫草资源富集之地。

  村党支部书记夏吾才让介绍说,曲日那村有235户1040人。去年以来,镇党委针对曲日那村虫草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动员村“两委”和党员发挥带头作用,通过电商参与虫草产业发展,增强村民致富能力,不少人因此走出大山,开始创业。

  今年29岁的旦增才让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旦增才让在村里建立微信群,南下成都、广州,为全村43户贫困户建立起了电商销售平台,并与他们签订虫草销售协议,户均增收四、五万元。

  旦增才让告诉记者,以前没有销售渠道,虫草采挖结束后各家各户只能等着别人上门来收,碰到市场行情差的时候,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省去了中间环节,直接与终端市场进行交易,收入比原来翻了一番。

  在隆隆的机械轰鸣声中,小城镇即将“破蛹成蝶”,对于美好前景,旦增才让信心百倍。如今,随着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草原上焕发出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