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产业转型,推动乡村振兴”

2018年06月14日 13:56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报记者 曾毓慧 通讯员 杨耀科

  说话条理清晰,语速有时刻意放缓,走在村头巷尾之间,碰到村民就露出真诚的微笑,总爱主动上前问问猪、牛、羊等的养殖情况,再聊聊橡胶、芒果市场行情,还时不时掏出小本子记录,这是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牙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刘镇源到任半个多月以来给村民们留下的印象。

  “有些村民普通话说得不太顺畅,驻村工作,我讲得慢点他们才听得懂,才好交流。”刘镇源是省国税局主任科员,5月下旬刚过完30岁生日的他来到牙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从石碌镇政府出发,往东南方向驶行约3公里,就来到了牙营村。从村口起,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几乎贯穿整个村庄,村道两侧绿树成荫,环境卫生整洁。“牙营村的村容村貌给了我不小的惊喜!”刘镇源说,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加速推进,成绩让人欣慰,不过脱贫攻坚的任务还比较重,令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全村共有255户,此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016年脱贫30户,2017年脱贫18户,还剩5户未脱贫,今年新增1户贫困户。

  对于村里的产业现状,刘镇源也清晰地记在脑海里:全村土地面积有2229亩,其中水旱田面积500多亩,主要种植橡胶、芒果、水稻等;养殖方面,黑山羊合作社已有5户入股,2家和牛养殖合作社共有62户入股,目前有10户在种桑养蚕,每两周出茧一次每户可以获利800元左右,2017年全村年人均收入3800元。

  “村里有四五百亩稻田,基本上年年都能丰收,虽说产量上去了,产值却一直上不去。”刘镇源举例说,现在普通稻谷每公斤市场价约为3元,即使亩产量500公斤,一亩地的种植收益也只有四五百元。近日,刘镇源正与村“两委”干部着手开展市场调查,计划通过改种优质水稻品种或圣女果,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农业种植效益。在他看来,目前村里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还不清晰,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发展亟待由分散型、个体化、碎片化向集约型、组团化、规模化转变。

  6月12日晚,暮色渐浓,但牙营村委会办公楼党员活动室依旧灯火通明,在镇村干部的努力下,由昌江劳动就业局主办的牙营村创业扶贫培训班正式开班,专职讲师通俗生动地讲述着海南各市县一个个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故事。台下,百余名青壮年劳动力认真聆听,每到授课精彩之处,大家就不由地鼓起掌来。

  夜色笼罩,村道上一盏盏崭新的路灯照亮房前屋后。培训班上,村民们奋勇争先的学习风气,犹如盛夏之夜林荫下吹拂而来的阵阵微风,让人提振精神,也让刘镇源更坚信:“加快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大有希望!”

  (本报石碌6月13日电)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