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少林 李玉琢
张文强 苏永生
“感谢党、感谢政府,经过治疗,我不拄拐杖也能走路了。”56岁的嘎拉森道力玛高兴地说。这也是她一段时间以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嘎拉森道力玛从小就生活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孟根楚鲁嘎查,因年幼时罹患布鲁氏杆菌病而导致双膝关节受损,落下残疾。尤其是近两年,她的双膝关节疼痛加重,丧失劳动能力。而且,因为治病,她的生活也日渐窘困。
“听医生说我的病得置换膝关节,可那得花10多万呢。”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嘎拉森道力玛望而却步。
2017年,在继续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政府代缴政策基础上,为了让像嘎拉森道力玛一样罹患大病、重病的贫困人员得到及时救治,鄂温克旗推出了贫困人口在旗级医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和健康扶贫工作“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按照“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机制,旗政府投入450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旗医保局也设立了健康扶贫大病保障基金专户,将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2%。
当帮扶干部和基层医务人员将这一惠民举措告诉嘎拉森道力玛时,嘎拉森道力玛喜出望外,立即决定到旗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去年7月至8月,鄂温克旗人民医院启动绿色通道,邀请国内知名骨科专家为嘎拉森道力玛实施了双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后不久,嘎拉森道力玛就脱离了拐杖。两次手术住院费用共计14.19万元,经报销后,她最后只付了9000多元。“重病兜底让困难群众看病无忧。”重新恢复行走能力的嘎拉森道力玛感慨地说。
让嘎拉森道力玛更加高兴的是,她还从旗总工会开展的为大病家庭点燃希望网络筹款公益项目中得到了2000元的健康扶贫救助。
鄂温克族自治旗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中,坚持“救大病、控慢病、降费用、兜底线”的原则,多部门联动,不断创新举措,着力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017年9月,为助力健康扶贫,鄂温克族自治旗总工会主动作为,积极联络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了为大病家庭点燃希望网络筹款公益项目。该项目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公益、人人扶贫理念,迅速得到众多网友响应,在短短3天时间内就有5000多人参与,筹得善款10万元,加上中国扶贫基金会20万元支持,项目先后救助150个贫困大病家庭。
“大病家庭点燃希望网络筹款公益项目作为全旗首个互联网众筹公益扶贫措施,是扶贫工作的延伸和深化,也是互联网众筹扶贫的探索和尝试。”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副书记李志东说,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通过互联网将全旗扶贫与群众信任做链接,可以激发更多人参与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指尖扶贫”成为可能,使扶贫无处不在,使扶贫工作从线下向线上延伸。下一步,鄂温克族自治旗还将在其它领域探索开展互联网众筹扶贫新模式。
今年,按照自治区健康扶贫大病患者住院自付一年内累计不超过5000元的要求,鄂温克族自治旗出台新举措,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个人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2%后,一个自然年度内住院医疗费用超过2000元的,只付2000元,其余的费用由健康扶贫大病保障基金进行报销。对在旗外就医、医疗费用预计超过5万元以上的,使用健康扶贫大病保障基金进行支付,并由医保局直接与医院进行对接。同时,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23种慢性病列入健康扶贫慢性病门诊兜底实施意见中,对患有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经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报销后,报销比例未达到90%的部分进行兜底。
“大娘,您最近身体咋样?”“哦,是海霞呀,我挺好的,就是有点咳嗽,你告诉苏木医院的大夫,让他们来的时候给我带点止咳药。”“这几天忙的,没顾上去看赛音卦老人。”鄂温克族自治旗医保局局长海霞告诉记者,今年86岁的赛音卦老人是她的帮扶对象,在两年多的相处中,她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患肺心病多年,是典型的慢性病患者,她会隔三差五去看老人,去的时候她也经常会遇上苏木医院的医生上门随访。
海霞介绍,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就医不是很方便,旗卫计局、医保局经常组织旗级医院专家赴农村牧区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苏木卫生院和嘎查卫生室医务人员也组成了多支医疗服务团队,与慢性病患者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定期入户随访,并根据每位贫困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及时更新贫困户的“健康保障小药箱”,真正地把慢性病患者管理了起来。
李志东表示,下一步,鄂温克族自治旗将聚焦实现全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区贫旗脱贫退出这一目标,继续深化健康扶贫,着力开展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兜底政策,确保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92%。同时为自费额较高及转院治疗所需费用暂时支付不起的大病困难群众制定更为优惠和精准的措施,为重大疾病患者提供专门医疗团队、专门诊疗和救助方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