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扶贫谋长远 脱贫可持续

2018年06月06日 10:56   来源:海南日报   

  ■ 本报评论员

  脱贫攻坚方向何在?表面上看,是为了提升收入,让贫困户远离贫困线,而究其本质,则是为了赋予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些地方扶贫取巧,发放扶贫物资,上马“短平快”项目,扶贫工作很热闹,百姓脱贫也很快,可不久又出现返贫现象。何以如此?靶子打偏了,扶贫变成了单纯寻求贫困户收入的增长,而忽视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这不是“真扶贫”。“真扶贫”应抓在根子上,既要提高群众收入,又要提升群众能力。

  方向不同,思路也就不同。倘若一心只想着提高收入,工作起来便会陷入方式单一、操之过急的窠臼,或者将扶贫物资一发了之,或者一味上马“短平快”项目,抑或对产业扶贫盲目跟风,结果虽能收取一时之效,但终难持续长久。收入的一时增长易,能力的不断养成难。瞄准能力发力,就要谋之长远,对扶贫物资,心头所想不是怎么发下去,而是如何利用好;对扶贫成效,不单单要看收入多少,还要看学到了什么,只有如此脱贫才可持续。

  扶贫谋之长远,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人们常说,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贫困户懒散、没干劲,那么,再多的物资帮扶,再好的扶贫项目,恐怕也终难奏效。政府的帮扶只是外力,要想根本脱贫,关键还要靠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贫干部要通过“智志双扶”,激扬贫困户知不足、学本领的斗志和干劲。现实中,一些贫困户不仅自己脱贫,还能带动别人脱贫,因为他们有着不甘贫困、努力进取的劲头。

  扶贫谋之长远,要善打“组合拳”,做好“结合”文章。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独抓哪一方面,都不可能形成强大带动力。因此,扶贫工作、扶贫项目要注重协同性、系统性。就海南而言,我们要推动脱贫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文明大行动等工作相结合。做好“结合”文章,可以全方位提升群众发展能力,可以拓宽增收渠道,可以变田园为公园、变村庄为景区、变民房为民宿,进而实现长久稳定脱贫。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作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第一民生工程,作为一项必须完成、无路可退的重大政治任务,脱贫攻坚的推进更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万不可为了挣面子、谋位子而急功近利,只顾眼前,扶贫紧一阵、松一阵,酿成脱贫又返贫的尴尬悲剧,这不仅浪费扶贫资源,还会挫伤贫困户脱贫信心,甚至影响政府形象。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战略定力,深思熟虑,稳步前行,既解决眼前困难,又着眼长远,着重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长远可持续脱贫。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