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80后大学生成“职业农民”:乡村创业一样有奔头

2018年05月29日 09: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田文生

  “一天锄头都没摸过”的金融专业大学生就不能成为“天天跟泥巴打交道”的职业农民?不!

  过去种玉米土豆的高海拔山区就不能种植杭白菊?不!

  创业陷入低谷甚至需要卖房发工资就不能满血复活?不!

  在群山环抱、空气清新的重庆市黔江区邻鄂镇松树村,80后大男孩简义相用一连串的“不”,宣示一名80后大学生在乡村创业的勇气与执着。

  他白手起家发展种植产业,度过绝境后,又闯出了在高海拔山区种植杭白菊的路子,这个大学生“职业农民”还成立了合作社。2017年,合作社种植菊花300多亩,产干菊花6000斤,产值达300万元,纯收入60万元;种植银耳2万袋,产鲜耳2万斤,产值20万元,纯收入10万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近两年该村21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重庆市组织了“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事迹报告会,迄今已举办35期。简义相是报告人之一,他的故事被4万余人现场聆听、520多万人在线观看,这名34岁青年和他身上的智慧、坚韧,诠释了在乡村创业、带动乡邻致富的当代知识青年形象。

  “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又回到村庄

  而今,简义相坚信自己“就是一个农民”,而在11年前的今天,他还在重庆师范大学学习金融。

  事实上,他是松林村历史上第一个考上全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2003年,他考入大学时,所在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528元,其偏远贫穷不言而喻。入学时,他步行几个小时到达镇上,再辗转到达黔江,而大巴车从黔江到重庆,走了15小时。

  彼时,没有任何城镇生活经验的他甚至在校园里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寝室。

  毕业时,和大多数“跳农门”的农村学子一样,简义相选择留在城市。他成功应聘某知名通讯公司,做起了业务员。勤奋而聪明的他很快就成为“销售王”。当时,他能挣取4000多元月薪,而他的家乡,全镇同期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才2594元,他所在的松林村远低于这个值。换言之,他一个月的收入超过家里一年。

  他看上去将在都市生活一辈子的人生轨迹,却突然拐了一道弯。

  2009年10月,他的母亲在老家突发脑溢血,落下了偏瘫。他第一时间赶回老家,望着母亲说不出声的嘴嚎啕大哭——母亲在他心里非同寻常,父亲早年在煤窑、水泥厂做事,母亲一手拉扯大三个孩子,家里基本就靠她顶着。

  谁来照顾她?彼时,简义相的姐姐已经出嫁,哥哥远在上海打工,父亲在跑运输。思来想去,他决定回家照顾母亲。

  “当时不舍得,毕竟这一离开,就意味着我20多年‘跳农门’的努力归了零,又‘重回农门’了。”他带着满满两大箱书和一台当时配置高得惊人的电脑回家。

  一个高才、高薪的大学生又回到偏远农村,流言四起。但简义相不为所动,一边照顾母亲一边看书,似乎回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时代。

  他了解到黔江区刚引进了一家银耳产品加工企业,正在动员农户种银耳,他从自己生长的土地里闻到了机会。“我立即上网、查资料,了解到‘海拔高、林地多、气温低’是银耳种植的最佳环境,这不就是说的我们松林村吗!”

  “成立合作社规模种植一定能挣钱!”他激动地去动员村里的乡亲们和他一起种,可当时的松林村,吃过银耳的人都很少,更没人知道怎么种银耳,所以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冒险。

  他别无选择,半年建了7间耳房,花掉了父亲卖货车的积蓄,还找姐姐借了10多万。没有技术去请教,并泡在网上查资料,带着书本进耳房,一点点地摸索拌料、装袋、打孔、接种、洒水、控温……

  2011年6月15日,他试种的第一批银耳成功了!乡亲们得知“田都没下过一天”的他只用45天赚了3万多元,争相加入,2012年5月10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义相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正式获得营业执照。

  绝处逢生后的稳扎稳打

  受到利好刺激的简义相选择增产至5万斤,为破解冬季低温的问题,他尝试使用地笼供暖,试图实现银耳的全年无休种植。

  但这一次,运气不在他这一边。因为银耳需要25度的恒温,还需要通风。在冬季时不时敞开温棚降温、通风的一热一冷之间,银耳大量死亡,极短时间内就导致四五万元直接损失。

  不甘失败的他试验了很多新方法,亏损却越来越严重。不仅自有资金全部亏了进去,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工人工资。

  他卖掉了在黔江区城里按揭买下的唯一房子。还掉按揭,剩下的15万元全部用作发工人工资。

  遭此重创后,简义相决定不再冒进,只在夏季生产银耳,不再强行要求全年生产;同时引入香菇、平菇等菌类,弥补其他季节的生产空缺。

  2014年,黔江区农委选送他参加“中药材种植”培训。学习交流中,他发现当地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菊花。

  他又坐不住了!学习一结束就火速赶往浙江桐乡、安徽黄山引回胎菊、金丝皇菊。感谢家乡的良好生态环境,让他们生产的菊花品质甚至优于原产地,一下就拿到了长期稳定的订单。

  有了过去的经验教训,这一次,他能够稳健地走向希望。

  现在,他的公司年产值300万多元,有50多户乡亲以土地为资源入股公司,其中包括20户建卡贫困户。公司统揽技术、经营,股东们分类生产、分享利益,让农民不仅有了股份分红,每个月还有了固定工资收入。

  山间成片绽放的朵朵菊花,引来了客户,也引来了游人。这让他进一步发展旅游的有了可能。

  “干在乡村,一样有奔头!”

  “如果你今天问我还要不要再回到城里去,我只想说今天的乡村热气腾腾,党委政府有支持,老百姓有期待,我对我职业农民的身份很满足,也倍感骄傲。”今年五四青年节,“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团举办共青团专场报告会,简义相向800多名现场听众分享自己的心得,“我想告诉更多的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只要多动脑、敢行动,就能把事业安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因为,干在乡村,一样有奔头!”

  他对乡野的感情溢于言表。他和返乡发展现代农业的剑桥女博士彭阳、扎根农村创业二十年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的杨大可(本报先后于5月15日、22日报道)等人在乡村追逐梦想的故事,更是让千万青年注意到乡村孕育着的希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9.8%的人认为他们的报告会宣传教育效果佳,97.1%的人认为报告人事迹感染力强,99.4%的人表示对乡村振兴更有信心了,94.7%的人表示听了报告会会影响到今后的就业方向和扎根基层的决心。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走上了简义相、彭阳、杨大可的人生道路。重庆有800多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近年来,有近50万人回到家乡发展,知识青年投身乡村建设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这些人才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农村的农业现代化步伐。

  每一次报告会中,简义相对乡村创业的热情都会引发强烈共鸣,在3月15日重庆工商大学举办的报告会上,简义相在回答机械工程学院谭建宏的提问时,袒露过自己返乡创业的初心。

  “那是一种情结。”他说,自己的家乡当时荒地很多,很心痛,“这触发我去思考怎样把荒地利用起来。当然回到家乡创业这也不是一时冲动,要有项目,一步步扎实干起来,与当地人沟通,乡亲们会给你信任,政府看到项目的发展和成效,会给予你帮助。”

  3月22日,他在开州区的报告会上,总结了自己当初瞒着妻子将房子卖掉的创业低谷时的心路历程。

  “起初回乡创业,什么都不懂,有了政府在技术和资金上的帮助,慢慢就有信心了,赚了小钱。后来为了挣更多的钱,就步子迈大了,失败了,欠了十几万的账,”他回忆说,“当时很迷茫、很无助。”

  “大学生如何进行回乡创业?”他进一步总结说,“我觉得主要有四个方面:一要善于学习,利用大学生善于学习的长处,在不断的学习和亲历亲为中掌握技术;二是要带着感情回去,连片种植菊花,我想向农民租地,他们一时不同意,我也不放弃,没事儿就去交流沟通,就有了感情,其实农民不仅仅在乎利益,更在乎感情;三是不要盲目,要有充足的资金;四要选准项目,要因地制宜。”

  选择乡村创业,就意味着与站上“风口”捞“热钱”无缘,产品品质是安身立命的根本。5月4日的共青团专场报告会后的交流中,他再度强调,在农村发展首先要因地制宜,考虑适合发展什么。“最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

  毫无疑问,农村创业要求适度规模经营。返乡创业的知识青年如何与当地农民打交道,如何动员乡亲以土地为资源入股公司,激活当地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活力,是简义相在乡村振兴事迹报告会后交流时提及最多的话题,这也是知识青年返乡创业的一大瓶颈。

  “我觉得乡亲都是比较淳朴的。”3月7日,在重庆大学,他表示,“乡村创业者应该致力于和乡亲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不论是租用他的土地,还是用他来务工,都得让他相信你。”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资源变成股金的方式。老百姓以土地入股,然后每年通过合作社给他们分红,另外,还支付保底租金。”他介绍说,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合作社提供技术和种苗,保底回收。“换个角度看,就是选好一个产业,带动老百姓为你生产原材料,我们再来生产加工销售,大家共赢。”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