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如果是能人,就能带动村民致富,说的话群众也愿意听;这样的村党支部自然就有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然而,时下的农村,这种“能人型”村支书比较缺。笔者服务基层的几年里,看到的情况是,一些村党支部班子老龄化严重,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不想在村党支部任职。
老一代村支书,政治可靠,工作认真,办事公道,在群众中威望高,为我国的“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三农”工作中的普及应用,对村支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老支书形成了挑战。实际工作中,一些老支书智能手机、电脑等基本工具用不好,有的甚至不会用,加之有些老支书身体素质、知识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和发家致富的带动能力不强,不能较好地完成基层组织交办的任务,有些工作在他们手里无法开展。为了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切实有效地实施,就必须充实基层党组织的后备干部力量,培养新生队伍,完成“接力跑”。
充实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力量,需要吸引在外的农村大学毕业生、成功人士、科技人才走回来,投身新时代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懂金融的专业人才加入,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把那些愿意回乡的青年培养成党员、村干部,为其创业提供支持帮助。好好培养他们,激发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作用,进而以少带多,以点带面,推动能人反哺家乡,带领乡亲一起增收致富。当然,相比老党员、老支书,年轻人在服务基层的过程中难免还存在问题。但是,年轻一代文化水平高,多年在外打拼,见识广、视野宽、门路多,能把最新的发展理念、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运作模式带入乡村,助力乡村发展。
年轻人有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怀,有回报乡梓的强烈愿望,他们对农村人熟、地熟、情况熟,鼓励他们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作出贡献,是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笔者所在的乡镇就招回了两名年轻人回到村上担任村干部。一名青年在村上担任村支部委员,他既服务于两委班子,又用自己擅长的水电技术服务村民,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得到了村民的好评和信任。另一名青年在村上担任村主任,自己养猪的同时,还与贫困户合作养猪,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猪仔、饲料、养殖技术,贫困户只管养而不承担任何风险,所得利润合作双方各得一半。几个贫困户因此增加了收入,实现了脱贫。
目前,城乡在工作生活环境、待遇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氛围,想得多一点、深一点、全一点,做实做细。一方面,从短期看,要让回乡青年创业有商机、风险小,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要让回乡青年干事有奔头、有前途,在农村发展也不差于在城市打拼,他们才会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回到农村闯一闯、试一试。另一方面,要关注创业者的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难题;关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尽最大可能满足所需;关注青年群体的诉求,倾力支持、热心服务;持续不断推行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为这些“新鲜血液”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安心创业干事。只有帮助他们解决忧虑,他们才能放心大胆地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为农村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活力,把乡村振兴这台大戏唱得响亮、唱出精彩。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