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大方扶贫记:“比时间更重要的,是扶贫的质量”

2018年04月23日 09: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桂杰

  “各位战友,让我们的青春在大山深处闪亮!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是集团精挑细选的优秀青年,都有着为贫困乡亲奉献光和热的情怀与追求……大家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踏入乌蒙山,重走长征路,在崇山峻岭中风里来、雨里去、披荆斩棘,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爱心温暖每一个困难群众,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段人生旅程,这是多么闪亮的无悔青春!”这是人称“扶贫队长”的姚东在青年扶贫队员即将出征时的一段讲话。

  那一天是2017年7月14日,姚东已经在贵州省大方县奋战了一年8个月零4天。

  “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新出版的《时代大决战——贵州毕节精准扶贫纪事》一书的序章里,出现这样一个场面:82岁的彝族老奶奶张正英根本想象不到,仅仅时隔280天,“明年就让你们搬到新房子住”这句承诺便兑现成真。当时,张正英家还是中国西部最贫困山区之一——贵州毕节大方县凤山乡银川村的贫困户。

  “当时,我像是在梦里听人家说话。”满脸岁月沧桑的张奶奶说。现在美梦成真了,她和儿子、孙子一起住进了一套100平方米的青砖白墙的新房子。那房子比电视里的“洋房”还要漂亮,而且不用自己掏一分钱。每当有人到她家看望时,张奶奶总是笑得格外灿烂。

  张奶奶是2016年9月28日搬进大方县凤山乡店子村“恒大幸福二村”的,背靠当地有名的公鸡山,面朝一片海拔1500多米的草原风景区,有青的山、绿的草、蓝的天,以及家门前的银色蔬菜大棚。

  在大方县采访时,何建明的内心不止一次被贫困户的生活以及后来发生的不可思议的转变冲击着。

  “不到两年时间,大方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像张奶奶家一样,不久前还处在极度贫困之中,转眼间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命运仿佛整整跨越了千年。”何建明说。

  据了解,大方县像张奶奶一样的贫困户中,已有很多人和她一样住上了一分钱不花的新房,并通过养牛、种菜、土地流转及就近劳务等,收入大幅提高。

  “比时间更重要的,是扶贫的质量”

  大方县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广州恒大集团的支持分不开。2015年11月28日,媒体报道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消息之后,广州恒大集团内部召开高层会议,部署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现任恒大集团扶贫办公室主任姚东是恒大集团的副总裁。2015年12月10日,姚东奉命来到大方县。他说:“扶贫工作对于我们来说可谓争分夺秒,如果我们超过了脱贫攻坚战最后期限——2018年年底,就意味着恒大扶贫大方这一仗没有打好。而比时间更重要的,是扶贫的质量。”

  “干工作真的像是在打仗,经过一年的探索,我们目前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大山深处20万人要搬出来,400多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若干工地同时在建设。”对于何建明的提问“为何如此拼命”,姚东这样回答。他曾在一个很普通的路边小店,就着免费茶水和何建明一聊就是4个小时。

  “我不愿意与何建明老师走在一起,省得把我拍照拍进去。”姚东很低调。

  2016年春节,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第一次到大方县,他给姚东布置的第一个任务是:给全县的贫困户每家送一桶油,外加200元过节费。快过年了,让山里人吃顿饱饭,炒个好菜……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姚东弄来整整60辆大货车。

  大方县扶贫工作开始后,恒大集团决定再追加资金帮扶整个毕节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战。在捐赠座谈会上,会场上只有5个字“扶贫计划会”,毕节两个字没有,恒大两个字也没有。

  在公司内部,恒大动员全公司的年轻人、党员到贵州毕节参与扶贫攻坚战,选派321名常驻县、乡的各级扶贫领导干部,选派1500名驻村的扶贫队员,与先前在大方县的287人扶贫团队一起,组成2108人的扶贫大军,这些年轻人奔赴扶贫一线,目的只有一个——“确保毕节市百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跟扶贫抢男友的日子”

  姚东说:“扶贫不是简单地把钱甩出来,而是要给扶贫对象一个生活出路,要让他们离开贫穷的生活处境,找到新的生存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参与帮扶的年轻人们平时的任务就是走乡串户,了解百姓的需求,为他们寻找致富的门路。

  “新房子盖好了先请百姓来看,有些老百姓居住在山里,没见过水龙头不会开,就手把手教会他,还有,给每个搬迁的家庭都买了电视机。学习育苗和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也是年轻人手把手教。”姚东说,“单位里的年轻人,在大方扶贫的工程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

  扶贫队员廖年华的女朋友小郑在英国留学,暑假回国想和他团聚,听说男友去贵州的大山里扶贫,就来看望,没想到他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几乎没有时间陪她。女友撰文《与扶贫抢男友的日子》,文末写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在终点处等你!”

  扶贫女队员张丹莉是彝族人,她属于“特殊人群”,她的参战有几分传奇性,她是毕节本地人,老家纳雍县距大方县不远。2016年3月前,她的身份是中国新闻社驻贵州记者,从2015年12月16日扶贫战役打响后她就一直追踪报道乌蒙山区的扶贫工作。2016年全国两会采访结束后,她作出了一个人生中的重要决定:到扶贫一线去,加入扶贫队伍。她把自己的作品以招聘的途径寄送到公司品牌部,结果被顺利录取。她说现在“每天过得都很充实”,“有时仅仅是帮助一户贫苦群众解决了一件事,但心理感受绝对不一样,非常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故事,在这2108名扶贫队员组成的队伍中,还有很多。

  经过两年奋战,大方县脱贫初步见到成效。各项精准扶贫措施已经覆盖大部分贫困人口,引进的很多企业已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距离我们定的目标,毕节市2020年全部区县脱贫,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姚东说。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