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文化的力量——来自壮乡的文化扶贫探索

2017年12月19日 10:07   来源:人民政协报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各地在精准脱贫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方法。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的要求。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要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统筹发展,充分激发起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积极性,从而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当文化与脱贫联系在一起,又将为我们展开怎样的画卷呢?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谋划文化扶贫整体工作,启动加强贫困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施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帮扶计划、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等扶贫项目,整合项目和资源,正在探索一条文化精准扶贫新路径。近日,记者随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广西,记录下了文化扶贫中的行动和故事。

  花山岩画印记飞入千万家

  左江迤逦,两岸奇峰如画。

  坐着小舟飘荡在江上,触目皆青山碧水,澄澈空灵。这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区,登上岸边的观景台,可以看到山崖上密密麻麻的赭红色岩画印记。

  有高大健壮的部落首领,有身佩腰刀的男子,有长发的妇女,有在古骆越文化中象征权力的铜鼓……这些绘制在江水转弯处陡峭崖壁上的图案,历经2000多年,仍然色泽鲜明、栩栩如生,令人称奇。这样的景观,分布在广西崇左市宁明县、龙州县、江州区及扶绥县境内,包括38个岩画点,以及约105公里左江、明江河段。

  去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迎来了一大喜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左江花山岩画顺利通过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和我国首个岩画类世界遗产。

  这一消息,令沿线的县市振奋不已。古老的花山岩画,正是地域文化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不光是旅游,那些红色精灵般的岩画图案,还被做成文创产品,出现在帽子、围巾、碗碟等用品上,并成为地域特色产业的代言,飞入千家万户。

  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正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昔日闭塞贫穷的壮族村落,如今正随着旅游业的发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坐拥左江花山岩画群之一的高山岩画点,明江绕村而过,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于一身,记者走进耀达村濑江屯时,这里正在进行民居改造,新修的池塘和小桥尤其引人注目。民风古朴的屯子里,竟然还开了一家名叫“越人歌”的酒吧,看起来现代化气息十足。

  这并不是一家普通的酒吧,而是宁明县花山岩画管理局倾心打造的古乐展示馆,也是当地文化扶贫示范点。走进“越人歌”,会发现里边集民俗展示、鼓乐演奏、休闲于一体,吸引游客参与民俗文化体验。

  驻村第一书记王汉说,“越人歌”开业后,通过培训本地贫困户群众,分别成立了山歌表演队、战鼓队和铜鼓队等民俗表演队,集中展示原生态的花山文化元素,共吸纳村民100多人参加旅游接待等民俗表演活动。

  今年75岁的农妇农玉珍正坐在一旁晒太阳,在民居基础上改造的“越人歌”,用的正是农玉珍家的房子,他们一家如今住在旁边的另一栋房子里。“儿子不愿出去打工,就在这里帮忙。”农玉珍说,除了儿子的工作收入,房子出租后,每月有至少200元的租金作为保底,根据营业情况,还能拿到分红。

  今年60岁的贫困户何超有件心事,由于家里没钱盖房子,儿子一直讨不到媳妇。女孩子到他家,一看那两间低矮的土坯房,就头也不回地走了。什么是文化扶贫,何超并不太明白。但是,政府花钱给他家维修了房子,眼看着这两年村里大搞建设,来旅游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村民们挣钱的机会多了。只要勤劳肯干,儿子娶媳妇的事儿,怕是有希望了。

  “请客人们喝杯红糖水!”一杯热气腾腾的红糖姜茶,驱散了冬日的寒气,一看手里的杯子,还印着活灵活现的花山岩画图案。

  这是在耀达村的岜莱贝依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周边大片甘蔗林和古法传统制糖工艺,生产纯手工红糖。原先各家各户分散制作的红糖,汇聚起来统一规划,有了独特的包装,有玫瑰红糖、桂花红糖、老姜红糖、红枣红糖等口味,深得游客青睐。

  合作社理事长黄小茵说,今年1月份合作社成立以来,已经吸引了村里44户贫困户加入。花山红糖注册后,得到了食药监部门认可,有了证书和技术指导,可以在网上销售。合作社不光生产红糖,还现场进行古法制糖展示,通过与中国旅行社合作,作为旅游线路中的一环,给游客带来集观光、参与、购物于一体的完整体验,最后把花山岩画文化带回家。

  如今,寄寓着古老花山文化内涵的花山红糖已销售到全国各地。黄小茵说,最近还与香港市场进行了对接,已经有合同意向,未来希望进一步提升花山红糖的品牌和附加值,带动周边更多百姓参与。

  千年陶文化开启致富路

  “竹生云野处,高雅世人殊。不为邀众赏,清风入画图。”

  匠人手中的刻刀轻转,细腻的陶土杯身上,出现了几行诗句,线条飘逸流畅,引来赞叹一片。这只尚未完工的陶杯,在一系列工序之后,将变成典雅精致的成品,远销海内外,出现在爱好者的案头。

  这是记者在广西钦州坭兴陶艺术馆采访时看到的一幕。对于钦州乃至广西而言,坭兴陶是一张远近闻名的名片。取钦江东西岸特有的紫红色陶土为原料,经历搂、挥、辘、挑、熎、光六道传统工艺,烧制出来的成品古香古色、音色铿锵,极具地域特色。

  “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代以前,至唐而益精致……”这是钦州地方志中的记载,到了清代咸丰年间,发展鼎盛,一度与江苏宜兴紫砂陶、重庆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李人織是坭兴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青年时代便进入当地国有坭兴陶厂工作的他,如今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悉心培养坭兴陶产业继承人。

  在李人織印象中,短短几十年间,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坭兴陶产业也经历了起起落落,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作为国有企业的陶厂没有摸索到适销对路的产品,厂里没有效益,从业人员纷纷跳槽流失,千年坭兴陶文化传承岌岌可危。

  受传统大缸窑烧制法的局限,坭兴陶制作的损坏率较高。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李人織带着技术骨干不断往返于景德镇、佛山等地考察学习,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摸索攻关,寻找到了真正适应坭兴陶生产的窑。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钦州坭兴陶的生产迅速扩大,坭兴陶厂由最初的2、3家迅速发展到100多家,产值也由原来的几百万元发展到现在的四五个亿。发展坭兴陶产业,成为钦州市政府的重点项目。

  “钦州因坭兴陶而闻名,而坭兴陶却因人才而卓世。坭兴陶的兴旺,人才是关键,如何留住人才、吸纳高层次人才对坭兴陶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李人織说,得益于当地对坭兴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钦州的高校和一些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坭兴陶专业,每年能培养400多名学生。

  坭兴陶对于当地脱贫有什么样的意义?李人織告诉记者,对于许多贫困学子而言,有个一技之长是未来就业的保障,随着近年来坭兴陶产业的红火,学习坭兴陶专业的学子们,在毕业之后基本上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会雕刻,毕业一两年月薪过万很容易。况且,这些毕业生们半数都成立了自己的陶瓷工作室,自己做老板、做设计,收入不菲。可谓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在钦州,坭兴陶不光是产业,也是青少年学子们熟悉的课余文化活动。捏泥巴、做陶器、绘图案,对于学子们来说已经相当熟悉。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钦州已连续十一届举办青少年学生陶艺大赛,参与者多达数万人。2000年,坭兴陶产业举步维艰,从业人员仅100余人,如今相关从业人员5000多人。

  坭兴陶产业重焕生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李人織来说,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怎样进一步改进传统工艺,将人工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留手工的工匠精神,比如怎样进一步扩大低端产品的销售市场,让古老的坭兴陶文化为更多人熟知……

  从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到日渐兴盛的产业,历经千年的坭兴陶文化,仍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也将在带动脱贫致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化送下乡,“扶志”更“扶智”

  贺州市昭平县是全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走进昭平县巩桥乡凤立村,一阵热情的鼓点扑面而来,村民们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唱起悠扬的山歌、吹起婉转的唢呐,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手中穿针引线,五彩丝线舞动,欧桂兰正聚精会神地绣制手中的壮绣作品。一只鸟儿落在树梢,姿态舒展,羽毛根根分明,虽然还未完工,仍然能看到手工的精巧。难以想象,这样的作品出自一个仅学习了几个月壮绣的普通村妇之手。

  欧桂兰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在镇上打工,家里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她以前也出门打工,但孩子得有人照顾,欧桂兰参加了培训班之后,很快就能独立绣制自己的作品了。她手里的一幅壮绣,一个星期可以完工,市场价能卖到1000多元。在整个凤立村,像欧桂兰一样学会了壮绣技术的贫困户有30人,更有许多村民们希望了解和学习这门手艺。

  驻村第一书记费强告诉记者,2016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的主导下,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合作,由广西大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益赞助60万元启动文化技能扶贫暨广西民族传统织绣培训班,集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壮绣培训,引导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传帮带方式向本村及周边村落妇女传授织绣技能。

  虽然村里的壮绣产业刚刚开始谋划,但村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费强说,村里正在建设壮绣坊,集中进行壮绣生产和展示,明年九月份将投入使用。

  刘瑜明是自治区文化厅的一名干部,如今在昭平县挂职县委常委。在他看来,将文化融入产业,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造血功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化的力量更多是无形的,它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鼓舞,也是唤起人们内在脱贫渴望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正是为扶贫注入了灵魂。

  “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的论述。

  “村民们的脱贫志气很重要!”广西玉林兴业县文体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莫罕铎对记者表示,带领村民们发展生产,最可贵的是人心要齐。而把文化送下乡,送到村民们的心坎里,是工作的关键所在。

  以前送文化下乡都是往条件好的地方倾斜,事实上,越是落后的贫困村,文化给村民们带来的作用可能越大。莫罕铎说,根据自治区文化厅的相关政策,近年来县里的文化资金和项目注重往贫困村倾斜,通过送书送戏,组织篮球队、文艺队等,村级文化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县文广局还编排了一个名叫《懒汉脱贫》的小品,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演出所到之处,引得村民们捧腹称赞。

  在兴业县上泉村,村里的经济能人庞声球捐资100多万元,建设了文化娱乐中心。记者来到村里的时候,村民们有的在广场上打球,有的聚集在室内观看影片,有的在书屋里读书看报。村民庞祖优正在案前写毛笔字,这个在矿山工作的小伙子热爱书法,村里给他开设了一个写字台,他没事便过来练练字,有时也教村里的孩子们写写书法。

  在广西采访期间,不少驻村干部对记者表示,有了文化,村民更自信了。“打牌赌博的少了,参与文体活动的多了”,每逢节日,村民自编自演节目,载歌载舞来庆祝,“精气神上去了”。无形的文化,如同春风化雨,正释放着有形的力量。

  “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上的小康,也是文化上的小康。”常年关注基层文化建设与普及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对记者表示,文化扶贫不仅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在“文化扶贫”中,要通过构建公共文化体系、组织文化扶贫志愿者、培养当地文化工作者等,使文化的种子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化脱贫要切合实际,满足基本的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适需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全国政协委员刘敬民认为,要纠正一些地区文化扶贫工作中理想化、行政化倾向,改变自上而下“派送”文化的做法,对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分类指导,深入基层、问需于民。只有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细化,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才能更好发挥文化扶贫的作用。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