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搬出来的好日子!贵州江口县梵净山村村民杨元菊自述生活巨变

2017年11月17日 10:15   来源:人民日报   

  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015年,中央决定用5年时间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目前,“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完成过半,老百姓心里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本期我们推出贵州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寨沙组村民杨元菊的自述。

  ——编 者

  我和丈夫夏用发是在外面打工的时候自由恋爱在一块儿的,那时候生活比蜜还甜,谁知道结了婚回老家后,日子却变得艰难起来。

  在老家,要出门只有一条泥巴路,还要在河边等渡船,后来村里筹资修了一座吊桥,颤颤巍巍,一次只能过两三个人。温饱倒是不发愁,有几亩地我不晓得,但是一年能收三十七八挑谷子,零花钱就靠养两头猪或者到山上砍些木头。

  2001年儿子要上幼儿园,一学期交300多块钱。逼得没有办法,夏用发就去梵净山上抬滑竿,两个人抬一个游客,从“零步”攀9000多磴石梯到山顶,走一趟5个多小时,能赚到75块钱。这个收入不算低,但是是下苦力气换来的,肩膀上磨得肿起来鸡蛋大小的包。我一个人在家看孩子做农活,打猪草累了就蹲在田垄上抹两把眼泪,抹完泪该干啥还得干啥。

  后来,县里干部进村动员我们到坡下去修房子办农家乐。农家乐是啥?打了半辈子猪草,我还没听过这个新词。县里干部说,就是让我们到下面平地上修一栋房子,游客从梵净山上下来就到我们的新房子里来吃饭。

  他们解释了半天,怎么赚钱我没闹懂,但是划地给我们修一栋新房,这个可是听进去了。我们和俩孩子挤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早就挤够了!

  可是修房子需要钱,把积蓄全掏出来也就几万块。县里有规划,说是旅游扶贫,可以不用抵押就能去银行贷款。我们咬咬牙,贷了16万元出来。

  16万元,放在当时可是天文数字啊,这一辈子不吃不喝也难攒到!那段时间我们俩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就担心还不上贷款怎么办。夏用发性子也躁了起来,动不动就要摔东西。

  几个月后,房子盖好了搬了过来。由于整个寨子还没造完,一天守着大门,冷冷清清。更让人冒火的是,县里要搞旅游发展大会,会场就在新房旁边的鼓楼广场上,工作人员说我家的厨房开在前街影响形象,让改到后院去。

  我那时心里也焦躁得很,跟他们工作人员吵,吵完扯了张纸写上了“修房欠款,房屋出租”八个大字贴在墙上。刚修好的房子我哪里舍得租出去,跟他们怄气罢了。果然,县里领导看了,一拨接一拨上门来做工作,看他们急得赤了脸,我乐了,跟夏用发说把那张纸给揭回来。

  夏用发说,真揭还是假揭?我说你没看领导都急成这样了,咱也得体谅不是。领导在一旁直点头,说对对,要体谅我们的工作。其实我是看着他们对这块工作这么上心,说不定这个乡村旅游真能搞起来呢。

  真的,旅游发展大会过后,寨沙侗寨一下子火了起来。到2013年暑假,每天有一二十桌客人到我家吃饭,毛收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好几千块,很快我就还清了贷款。

  现在一年收入不算少,因为生意好,每个月要缴1000多元的税。我问旁边几家为什么不收,他们说国家政策规定,月营业额在3万元以下的不收税。

  (本报记者 郝迎灿整理)

  赞语:山村“搬出来”,日子“火起来”。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只有让村民实现了可持续的脱贫,才是真脱贫。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