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记者手记:电商扶贫要“让贫苦户都搭上致富列车”

2017年06月08日 09:57   来源:新华社   王晶晶

  新华社长治6月7日电(记者王晶晶)调研快要结束时,记者再次来到魏宝玉家。一进家门,看到他正在打包小米,准备去村口的便民服务点发货。魏宝玉开心地说:“昨天晚上又有人下了两单,一共卖了700块钱……”看着他眉间嘴角的笑意,记者由衷替他高兴。

  2017年5月,对魏宝玉来说很不寻常——当月,这个祖辈生活在山沟沟里的老农民上了《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的头版,还上了新闻联播。“俺做梦也没想到,活了半辈子还能上电视上报纸。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客户和我联系……”魏宝玉高兴地说。靠辛勤劳动真真切切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让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走路脚步都分外有力。

  山西省武乡县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电商生态体系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2016年,武乡县电商办开始把焦点放在“微商”人才的培训上,专门开设了“微商”培训课,包吃包住费用全免,不少贫困户都纷纷报名参加。

  李芳来自太原,是武乡县微商培训的讲师。未婚夫等着她回家结婚,但她却一心扑在了武乡的“微商”培训上。

  “刚开始给他们讲课,真的是沟通不来!”李芳说:“讲一遍根本听不懂,他们的基础都比较差——很多农民只有小学文化,不会拼音。我以前是个大大咧咧的人,现在做什么事儿都不会不耐烦了——都是给农民学生们磨的。不过,很多农民学生还是很用功的,一期培训课7天,他们如果觉得没听懂会来上好几期。”

  李芳的“得意门生”魏宝玉,就至少上了3期。李芳说,魏宝玉不仅努力,而且思想活跃,还经常将自己制作的觉得适合朋友圈转发的小文章发给她看,让她帮助宣传。

  在李芳的住处,记者看到,家里一边是温馨干净的卧室,一边是她办公备课的书桌,书桌旁的书架上摞着几打厚厚的“微商培训随堂试卷”。有题目“谈谈对微商的看法”,试卷上写到:“微商能让我把生意放在手机上来做,而且不分年龄都能做这份生意”“微商可以使我的眼光放远,使我学会和人们交流,把家乡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首先要诚信,再就是坚持”……李芳告诉记者,他们虽然基础不太好,但有一个宝贵品质:踏实、肯干。

  不仅魏宝玉,李芳还带记者走访了岭头村的其他农民“微商”:35岁的张青春平时一边在县里打工,一边在空闲时间经营微店;农妇郭晋平从开微店到现在,销售额已突破了两万;63岁的老农王成胜在山上挖到了野生樱桃树苗,放到微店里卖,一株15块钱的价格让他高兴得合不拢嘴;魏显亮让上高三的女儿帮他撰写微店文案,他说等女儿高考完也让她参加“微商”培训……

  武乡县的电商扶贫有着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记者快要结束调研时,岭头村已接待了两批参观学习“微商”的客人。一个个农民“微商”拿着手机,俨然都成了“专家”,热情地给参观的人介绍创业经验和经营感想。

  “武乡县这几个村的‘微商’发展都很好,但这还只是电商发展的初级阶段。”武乡县电商办副主郝旭东说:“虽然岭头村‘火了’,但是后边的路更难走,要规范、引导、团结他们。以法人主体的形式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不能让农民微商昙花一现。”

  而岭头村第一书记史小兵更是掷地有声:“让贫困户一个都不落,都搭上这辆扶贫列车。”

  回程路上,记者不禁感慨,岭头村那满山梨花,那些靠双手改变着生活的农民,那些常年奋战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交织成了一幅老区人民砥砺奋进的画卷。回首望去,岭头村已淹没在太行山的巍巍崇山间。岭头村“微商”的发展,不正是当下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变革的真实写照吗?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