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吉林:与贫困决战决胜——写在通化市脱贫攻坚进行时

2017年04月14日 07:29   来源:吉林日报   

  找准致贫的“穷根子”,开对脱贫的“药方子”,铺就致富的“金路子”,通化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标本兼治、初战告捷。2016年,全市实现11284名贫困人口脱贫,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0%;35个贫困村摘下了“穷帽”,占贫困村总数的48%。

  今年,通化市全力冲刺,奋力攻坚,与贫困决战决胜,确保余下16857名贫困人口脱贫,38个贫困村出列,省定贫困县柳河县摘帽,基本实现全市脱贫目标。

  明确目标措施,掀起脱贫热潮

  全省提出到2018年实现“三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后,通化市实施一系列的脱贫措施让各级干部脱贫认识高了起来,扶贫项目干了起来,帮扶力量动了起来,保障的机制用了起来,全面掀起脱贫攻坚热潮。

  该市在去年“秋季会战”和“冬季行动”中,以“保秋收、保脱贫”和“变冬闲为冬忙”为主题,抓基础设施竣工见效,抓产业项目达产增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编制全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制定低保、金融、交通、危房、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支持方案,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目前,全市在精准掌握,积极落实中央和省支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将医疗救助扶贫、教育助学扶贫、培训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的落实贯穿全年。

  项目是支撑脱贫攻坚的关键。去年,通化市共实施脱贫项目464项。其中,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依托乡村旅游、光伏、电商等新兴业态,实施脱贫产业项目315项;围绕改善贫困村面貌,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脱贫基础设施项目149项。同时,依托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组织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13次。培训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80名,扶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66人,带动就业639人。

  老树开新花、优势变财源、能人带穷户。今年,该市进一步抓好脱贫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加大脱贫项目实施力度,计划实施脱贫项目200项。与此同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加快补齐贫困村建设的短板。

  在这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省、市、县三级联动,社会各界人士、有识之士以及企业家、慈善家也纷纷踊跃地投身其中,帮助贫困人口早日脱贫。省直十个部门包保柳河县11个贫困村,落实到位资金1719万元,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0项、产业项目19项,培训511人次。全市117个市直部门包保全市贫困程度较深的29个村,实施脱贫项目81项,总投资6906万元。与此同时,通化县落实103户企业包保贫困户591户,辉南县落实116户企业包保贫困户196户;市文联组织通化市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16个文化协会主动开展“文化扶贫活动”,帮助提升贫困村民文化素质,为贫困村输送“精神给养”;96115部队、95367部队、解放军第206医院、通化武警支队也主动请缨,在“双拥共建”、“送诊进村”、“送药入户”、“一帮一助学”等方面帮扶贫困村;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也主动发挥行业优势,参与帮扶活动。

  同时,该市进一步做好巩固工作,确保稳定脱贫。建档立卡规范运行,确保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准确,防止假脱贫和数字脱贫。落实攻坚期内支持力度不减、帮扶力量不撤的要求,督促各地各部门制定巩固提升计划,做好产业扶贫文章,使贫困户不仅脱得了贫,更致得了富。

  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春季帮扶

  地处辉南县辉南镇的贫困村三合村去年就摘了“穷帽”,230名贫困户脱了贫,人均增收3700元。这得益于市、县、镇三级包保部门多次研究、反复推敲,确定发展蓝莓项目,村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解决了6个脱贫关键问题。

  ——地从哪里来?土地置换、入股分红,流转110亩水田改良种植蓝莓。

  ——苗木谁来栽?春耕忙,用工难,村党员干部带头先干蓝莓地,带动村民出工出力,包保部门派出工作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仅用13天就完成了4.4万株蓝莓苗的移栽。

  ——技术谁来帮?村里同吉林农业大学专家取得联系,指导蓝莓种植,降低风险。

  ——项目如何管?成立了凤鸣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吸收51户贫困户加入务工,没有劳动能力的参与分红。

  ——产品怎么销?与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签定长期购销合同,保证蓝莓销路,解决后顾之忧。

  ——近期怎么办?考虑到产业项目要长短结合,村里还帮助11户贫困户种植了木耳,购买菌棒1.5万袋,当年即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

  三合村的脱贫实例是全市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又是一年春来到,通化市脱贫办针对全市许多脱贫项目是种植、养殖业的实际,为了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抢抓春耕有利时机,确保不误农时,按照“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要求,加快落实脱贫产业项目,展开春季帮扶工作。

  “送物资、备春耕”,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摸清贫困群众春耕生产需求,提前帮助贫困群众做好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农资准备以及农机具检修等工作,做到早安排、早行动,确保不误农时,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送技术、助发展”,提前做好宣传引导,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为发展种植业项目的贫困群众传授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为发展养殖业项目的贫困群众送

  去种源引进、繁育、检疫防疫等实用技能,为贫困群众提供技术支撑。

  “送温暖、解难题”,在前期“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急、难、愿、盼的实际困难。为缺医少药的贫困群众送医药,为缺衣少帽的贫困群众送衣物,为农产品滞销的贫困群众送市场等,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帮助村里改善环境卫生,提升村容村貌等,为贫困群众创造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创造产业项目落地条件,确保项目推进实施。涉及到贫困群众种、养方面的项目,把相关的场地、资金和技术等内容落实到位,不错过播种期或繁育期,乡、村统一实施的项目,提前做好招投标、物资采购等各项准备,确保开春后能时开工建设。

  同时,充分发挥指导服务作用,及时总结县、乡、村好的经验做法,形成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模式,落实业务指导和服务监督。

  村村产业“造血”,户户增产增收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通化市作出了“五年任务、两年完成、两年巩固、一年提升”的决定,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全市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传统产业,依托乡村旅游、光伏、电商等新兴业态,改善了贫困村面貌,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村村有“造血”产业、户户有增收的局面。

  柳河县圣水镇大堡子资源相对匮乏,产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村民生活比较贫困,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一年多来,在市级包保部门帮扶下,新建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面积4800平方米的花卉种植园区,给村集体带来了2.4万元的年收入。该村已在2016年实现全村百分之百脱贫,并在2017年计划利用花卉园区和蒲公英种植等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逐步实现贫困户致富目标。现有大棚10栋,目前已对外发包,养殖泥鳅鱼及种植花卉、中药材等,此外,该村与通化市药监局联合进行中药材蒲公英种植,已与贫困户签订104.5亩种植合同。

  通化县依托东来乡鹿圈子关东民俗村、金斗乡广信朝鲜族民俗村、石湖镇白车轴露营基地、兴林镇曲柳川河里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扶贫产业项目基地,大力发展冬季冰雪项目。先后开展了“冬季冰雪游开幕式”、“冬季冰雪户外拓展”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冰雪游活动。截至目前,已吸引游客20000余人次,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34个,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600余元。

  集安市打赢鸭绿江畔脱贫攻坚战,大力发展产业项目,提高边境贫困村村民收入。榆林镇治安村今年争取整村推进资金120万元,用于发展人参种植项目,增强贫困人口“造血功能”,现已发展林下参120亩,平地参30亩,预计可带动贫困户46户增收;太王镇大荒沟村积极联合通化市开泰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采取PPP的模式,建设30千瓦的光优发电站一座,建成后年发电5万度,年产值4万元,现已并网发电,预计可带动贫困户55户增收;通胜街道山城村争取兴边富民资金,用于发展木耳种植项目,发展黑木耳41万棒,现已达产见效,已售出2.1万斤,产值56.7万元,预计可带动233户贫困户增收。

  省级贫困村——辉南县朝阳镇马家岭村,整合资源,合理利用扶贫资金,成立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股份经营脱贫,保证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参与了扶贫产业发展。他们在紧邻高速公路辉南服务区东侧,新建2栋观光采摘日光温室;利用村集体林地养殖林下鸡2000只、白鹅500只;在马家岭服务区一侧,发展早马铃薯、晚小根蒜项目;结合林地清理,收回毁林开荒地30亩发展村集体苗圃,注册了“马家岭绿化苗圃合作社”。这些扶贫项目,可使马家岭142户、230名贫困人口人均增加收入2215元。

  东昌区环通乡石棚子村自发成立了“通化市明利草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的草莓采摘园在全市知名度很高,平均每天接待200余人。如今,合作社的种植模式已由单一的种植发展为多种经营,葡萄、桃子、蓝莓、苹果、大樱桃、火龙果、猕猴桃等产业项目争相登场,有效拉动了果蔬采摘,果蔬采摘园的面积已达到80多亩。结合旅游村建设项目,预计可带动村民达到百户以上,贫困人口40余人。

  二道江区铁厂镇三道沟村在发展光伏发电、农家乐旅游、特种养殖等致富产业的基础上,还制定了中远期目标:依法对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林地实行租赁、发包、股份合作;以林下经济和中草药种植为中远期目标,带动村民发展中草药种植,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拟引进建设纯净水项目,目前,水质检测已完成,下一步将进行水量监测。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