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王团镇罗家河湾村村医马玉花代表:
脱贫攻坚先要拔掉思想“穷根”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地方穷,但精神不能穷。”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同心县王团镇罗家河湾村村医马玉花表示,物质脱贫首先要精神脱贫,要先从思想上拔掉“穷根”。
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同心县,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马玉花代表表示,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在家乡取得了很大成效,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盼头。但同时,一些不好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在确定建档立卡户时,有的人开着小车到政府门前,抢着要当贫困户;有的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担更重。
对此,马玉花代表建议,脱贫攻坚要更加重视精神的力量,以民风建设推动精准脱贫。要坚决清除不良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尚,把精准扶贫与道德扶贫、文化扶贫相结合。同时要抓好社会治安,并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广播,宣传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让好风气深入人心。还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既推进农村文化体育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又培养本土人才,形成稳定的文化扶贫队伍。
河南省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代表:
“美丽乡村”建设一举数得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美丽乡村,是山水信阳的一张名片,也是信阳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支撑。美丽乡村建设,既保留了传统,留住了乡愁,改善了环境,又让城里人有了好去处,让农村人找到了致富新路,可谓一举数得。”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委书记乔新江说,“信阳地处大别山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好水好,生态迷人,发展美丽乡村,我们独具优势。”
乔新江代表介绍说,河南信阳是革命老区,十几万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信阳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所辖7县均为贫困县,脱贫任务非常艰巨。
近年来,信阳市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做好做活“山水文章”,把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助推群众脱贫的重要抓手,积极整合各类涉农建设性资金,用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目前,信阳市已累计投入28亿多元,建成了一大批田园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村。郝堂、新集、西河等149个美丽乡村点缀在大别山间,成为老区脱贫攻坚路上的别样风景。”乔新江代表说,我们已经制定了分期分批脱贫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与各县区签订了军令状,确保2019年前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
中国侨联副主席、宁夏侨联主席朱奕龙委员:
让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宁夏泾源县有一个村叫冶家村,70多户农家乐经营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户均纯收入10多万元,最高的达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提高了20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宁夏侨联主席朱奕龙说,旅游扶贫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返贫率低的造血式扶贫道路,应发挥旅游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强、综合效益高、涵盖服务业众多行业和门类的优势,加强旅游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朱奕龙委员说,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旅游扶贫工作力度,出台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早在2000年4月,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8部门在宁夏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十几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也愈加明显。到2016年年底,宁夏乡村旅游直接从业者1.2万余人,间接带动就业人数8万人。
朱奕龙委员表示,尽管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在资源整合、群众参与度、基础设施、人才培育等方面仍存在全国性的共性问题。为此他建议,研究出台支持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并对合理安排旅游扶贫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提出细化措施;设计与旅游扶贫特点相匹配的金融产品,为贫困户发展旅游业提供小额贷款,着力破解旅游扶贫融资难题;加大对贫困村及贫困村周边景区旅游投入,优先支持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路建设,支持贫困村实施综合环境整治、接待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项目。
《光明日报》( 2017年03月04日 08版)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