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精准扶贫 井冈山成全国全面脱贫奔小康新起点

2017年02月28日 16:27   来源:中国江西网   彭晓华

  ■记者彭晓华

  中国江西网讯 90年前,中国革命从井冈山出发,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起点;90年后的今天,井冈山又在全国实现率先脱贫“摘帽”,成为全国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新起点。井冈山靠什么率先脱贫?如今又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前,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一些背后的故事。

  扶贫让偏僻山村富起来

  神山村村支书黄承忠说,以前村里的路太窄了,大货车开不进来,村里的木材、竹子、山货等“宝贝”也都运不出去。2015年5月,井冈山市提出通过4年时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组织3000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精准扶贫大会战。神山村迎来了发展契机,道路扩宽到5米,并增加了30余处会车点。

  路修通后,神山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37栋土坯房经规划设计后分别换上了具有当地建筑特色的“新装”,一个美丽宜居的新村掩映在青松翠竹之间。村民左香云利用村里丰富的竹木资源,扩建了竹木加工小作坊,创新的竹筒酒、红色文化笔筒、生态而精致的小物件,让游客爱不释手。仅半年时间,他便通过销售竹制品增收两万多元。

  神山村的客家人,素来有吃糍粑的习惯。如今,经过精心包装,村民眼中习以为常的打糍粑,成为神山村一项特色旅游体验项目。

  贫困户也有光伏电站股权

  “真没有想到,利用这闲置的空房顶,就能给贫困户带来脱贫希望。”井冈山市龙市镇庄前村党支部书记问胜民,一说起吉安市民政局帮扶建立的光伏电站,就一脸喜悦。

  庄前村位于龙市镇北部,因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留守村中,如果没有合适的产业,很难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016年2月,该市民政部门对庄前村进行挂点帮扶,根据实际情况,最终决定引进光伏电站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驻村干部租借了三间房,购买两辆自行车,自带被褥和粮食,吃住都在庄前村,并积极跟华润慈善基金会对接——该基金会捐赠30万元资助该村建立光伏电站。

  记者采访时,尽管井冈山的天气很寒冷,庄前村的贫困户们心里却暖洋洋的,全村43户贫困户都领到了光伏电站股权证。每年底,他们只需带上股权证,便可享受光伏电站带来的效益分红。贫困户文观生手拿股权证,激动地对记者说,光伏产业真好,像他这种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可以长期得到帮助,生活有了盼头。如今,庄前村46千瓦的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预计年收益4.5万元左右,使用年限为25年。村里43户贫困户根据家庭贫困程度,每年可增收1000元以上。

  撂荒地成了“聚宝盆”

  在井冈山新城镇新城村,距村庄1000多米的山脚下,有一片约160亩的土地,去年获得了大丰收。村主任谢皦梅算了算:稻谷卖了4.6万斤,收入6.3万余元;西瓜收入近5000元,花生收入4000多元……

  就在一年前,这片土地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谢皦梅告诉记者,这片地共属该村南门、小历、井上3个村组。因为有冷浆田、有冲田,还有小块梯田,交通不便,耕作起来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益较低而被村民撂荒。

  2016年初,脱贫攻坚大决战开始后,循着产业精准脱贫的路子,在挂点帮扶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6个村干部联手投入10万余元,成立正源黑米种植合作社,流转了这片撂荒地。在适合种植蜜柚的地方种上60亩井冈蜜柚,适合种水稻的90亩水田种上粳米和黑米,不适宜种作物的5亩多冷浆田则挖成鱼塘搞水面养殖,还试种了西瓜、花生、番薯等作物,试养土鸡100多只。

  在6个村干部的辛勤耕耘下,这片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之后,脱贫攻坚挂点帮扶单位又筹集资金,帮助全村23户贫困户入股了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确保每年保底分红10%,让贫困户都能从撂荒地的大丰收里得实惠。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