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旅游扶贫让“金坑”变金山

2017年02月24日 04: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初春的广西龙胜龙脊镇已是绿色盎然。走在龙脊镇大寨村的旅游通道上,随时可以见到背着旅行包的不同肤色游客,就是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彻底改变了这个偏远小山村的面貌。

  从前的大寨村,因为盛产金矿又被人们称作“金坑”。虽然有金矿,但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村仅有一条泥泞小道通往山外,群众只能通过马拉人扛、肩挑背驮的方式从20多公里远的山外运回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外出打工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700元,“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的民谣成为当地极端贫困的生动写照。

  “如果不是发展旅游,这样的地理条件根本不会有人来。”对过去那段贫穷岁月,47岁的村民潘德英苦不堪言,“那时候组里没有公路,出去赶圩天不亮就得出发,回到家中已是晚上八九点,都是点煤油灯过日子。”

  这样的光景从2003年秋天开始发生了改变。那一年,大寨村依托龙脊梯田景观,开发了以农耕梯田和民居村寨为依托的红瑶梯田旅游,村内“西山韶月”“千层天梯”“金佛鼎”等自然景观及浓郁的瑶族风情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旅游的开发让大寨的梯田成了外来游客的宝。”潘德英说,随着外来游客的逐渐增多,大寨村各组的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坐在家中就能赚到钱。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除了开饭店和旅店的收入,潘德英跟大寨村的村民每年还有一份稳定的“分红”收入。

  2003年,大寨金坑梯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村委与旅游公司签订了共同开发协议,村民负责种植水稻和维护梯田景观,旅游公司每年将门票收入的7%返还给大寨村,给村民分红。2015年,村民分红最高达3.8万多元。从2003年人均收入不足700元,到2015年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大寨村人尝到了旅游扶贫的甜头,变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

  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也改变了村庄的风貌。在外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村,曾经的空壳村又热闹起来。“之前种田赚不到钱,村民维护梯田景区的积极性也不高,现在通过旅游重新调动起了村民的积极性。”龙胜各族自治县扶贫办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梯田景区就是自己的“铁饭碗”,保护梯田景观的意识也大大提高了。

  和大寨村一样,越来越多的地区都把旅游扶贫当作扶贫攻坚的“突破口”,旅游扶贫正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我国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将在全国2.26万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做到景区带动贫困村、能人带动贫困户,在旅游扶贫中把老百姓组织起来、把贫困户带动起来、把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来、把文化特色弘扬起来,让旅游发展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在肯定旅游扶贫效果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掣肘因素。”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厉新建建议,在旅游扶贫过程中,要注意客观评价扶贫点的旅游开发价值,不要过分抬高扶贫点的旅游发展预期,同时也要科学分析扶贫点的市场空间,找准市场吸引点和突破方向。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24日 08版)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