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重点扶贫地区,也是甘肃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临夏州康乐县上湾乡马巴村曾是康乐县最贫困的村之一。几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群众急需什么、政府就帮扶什么,马巴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
康乐县上湾乡马巴村的做法,是临夏州众多贫困村的一个缩影,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生动写照。
因户因人开出“药方”
脱贫攻坚是临夏州的“一号工程”。根据不同贫困村、农户和人员,临夏州既用足用好国家普惠政策,又采取个性化帮扶措施,让扶贫资金精准到户、帮扶措施因人而异。
在马巴村,全村1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74名贫困群众,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逐户逐人查找“病因”、因户因人开出“药方”,在住房、就医、上学、扶持生产、技能培训、易地搬迁、低保政策兜底等方面,努力做到国家和省里政策落实与帮扶措施无缝对接、帮扶措施与贫困户和家庭成员的具体状况无缝对接。
脱贫攻坚要找对穷根、明确靶向,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紧盯小康目标、又要立足脱贫标准,临夏州把政府财政资金集中用于脱贫攻坚,优先解决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在马巴村,道路、农渠、宅院等都按原有布局加固改造、修葺完善,尽量保持原有风貌、不打破院落格局,不搞整齐划一的规划设计、不搞大拆大建的人为装饰,体现自然和谐、尚俭实用的乡村气息。
推进精准扶贫,要把功夫下在保基本上,着力解决群众急需所盼。一方面,把解决贫困群众吃饭穿衣的关键放在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和增加收入上。2015年以来,全州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4.69亿元,重点用于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基本实现了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目标。
另一方面,针对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大力实施农村“全面改薄”项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乡村卫生保健服务,在实现脱贫目标的所有行政村都建成了卫生室,并在全州推广马巴村的“慢病卡”模式,为患慢性病的贫困群众提供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返贫;加快危房改造和异地搬迁,对全州D级危房中住房最危险、面貌最破旧、最急需改造的无能力建房户,进行逐村逐户排查,优先扶持。
激活贫困群众的主人翁精气神
针对贫困的内在症结,临夏州把培育群众主人翁意识和脱贫致富能力作为精准扶贫的着力重点,点燃贫困群众求富、求荣、求美、求变的致富激情。
临夏州明确要求扶贫不是简单的送钱给物,而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对提前摘“穷”帽的,给予奖励,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允许在一段时间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既避免了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也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加快脱贫、稳步脱贫的积极性。
马巴村虽然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但当地民风质朴,一直都有勤劳踏实肯干的好传统。
早在2010年,村里61户群众入股成立了全州首家股份制园林企业——康乐县健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在大洼山栽植云杉、速生柳、祁连圆柏等各类苗木2100亩、54万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2013年,政府注资50万元,群众入社10多万元,成立了马巴村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以村民互助的形式解决富民产业发展资金困难。
近年来,村里又先后成立了当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原树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吸纳社员150户和130户,大面积推广种植当归、高原树莓等特色中药材和林果。
马巴村人勇于勤劳致富、创业脱贫,这也正是马巴村脱贫工作能在较短时间取得显著成绩的根本所在。
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
把扶贫攻坚与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紧密结合起来,在精准扶贫中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好配强乡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注重从精准扶贫的一线考验干部、识别干部,这是临夏州委抓基层党建的重要部署,也是推进精准扶贫的有益探索。
从2015年开始,临夏州选派州县乡三级机关年轻干部5000多名,在全州124个乡镇、1150个行政村组组建乡镇扶贫工作站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在56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为贫困户确定帮扶责任人,构建了纵向到村、横向到边的州县乡村四级扶贫工作机构。
在马巴村,“两委”班子深受群众拥护。当地村民常说,“农村要致富,要有好支书;农民要幸福,全靠党支部。”马巴村“两委”班子不做无用功,把更多的财力、物力和精力用在精准扶贫上,一心为民、秉公办事,全村群众都很服气,愿意跟着一起干。
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务求实效,马巴村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大大增强,也让更多的贫困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作者杨元忠 为中共临夏州委书记)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