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美编 郭金龙 制图
本报美编 张维麟 制图
山之高,箐之深,是云岭大地的壮美,同时也是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和贫困的根源。鲁甸、景谷灾后重建路上,精准扶贫的阳光,温暖着一个个贫困村、一家家贫困户。“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这是把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具体体现。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当“攻坚”与“决胜”在彩云之南交汇,云南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积极作为,锐意探索。“挂包帮”“3+X”政策体系、聚焦难点“一个民族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这一切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构成其鲜亮的底色,形成了脱贫攻坚强劲的生命力。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我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时光是最好的证人,两度春华,两度秋实。今天,云南26个民族正一以贯之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和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旻昊
代表委员声音
省政协委员马春华(普洱市政协副主席)
“通过两年多的重建,景谷地震灾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已全面恢复并稳步超过灾前水平。但是灾区仍然存在一些发展上的困难。”马春华委员建议,一是继续对灾区长远发展给予扶持。可以通过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不断推动地方财政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二是对民房集中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建议省级有关部门加大对灾区后续扶持,帮助解决安置点公建配套资金。
省人大代表李绍文(牟定县委书记)
牟定县各族干部群众在2016年通过艰辛努力和持续奋战,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全县1个贫困乡、10个贫困行政村、1039户39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 2566户贫困户圆了安居梦。
“摘帽并不意味着真正脱贫!”李绍文代表表示,牟定县将继续围绕脱贫攻坚“总目标”,以坚定的政治担当和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精准发力,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持久战。
省人大代表李陈龙(屏边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队长)
“现在苗乡山村水果飘香,渐成规模的特色产业正不断鼓起山区贫困群众的‘钱袋子’”。来自屏边苗族自治县的李陈龙代表,对家乡脱贫攻坚带来的新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近年来,屏边县因地制宜发展荔枝、猕猴桃、枇杷三大特色产业,有力助推了全县精准脱贫工作。目前,全县荔枝、猕猴桃、枇杷投产面积达1万余亩,带动36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增收1千多元。“念好‘山字经’,做足‘山文章’,苗乡的日子会越过越好。”李陈龙对家乡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省政协委员官会林(致公党省委环境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师范大学教授)
近年来,云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
官会林认为,脱贫攻坚不应当仅仅注重投入,而是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考虑。在下一步脱贫攻坚中,要找准支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补齐教育、科技、文化等短板,大力培育产业,让脱贫有动力、有支撑,做到真脱贫、脱真贫。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汉勇 饶勇 张文峰 谭雅竹 整理
故事讲述
龙头山上美家园
冬日午后,暖暖的阳光洒满鲁甸县龙头山镇的村村寨寨,位于集镇中心地段的甘家寨安置区,一栋栋田园风格联体别墅排列整齐。在安置区北边的一层半小楼前,72岁的邹体富老人和老伴甘正芬,正坐在门前小院里享受着冬日的暖阳。
两年多以前,鲁甸6.5级地震突然来袭,位于半山腰的甘家寨被山体滑坡体整体掩埋,被称为“地震中消失的村庄”。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甘家寨89户群众整体搬迁到集镇上集中安置,住进了一层半或两层半的新居,安置区周边学校、医院、集贸市场、文化广场等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新房子住起来很舒适,有90多平方米,有3个房间、一个客厅、卫生间和厨房。除了政府补助5万元、红十字会捐助2万元,家里只花了3万多元。”看着自家漂亮的小楼,甘正芬老人脸上挂满了笑容。
在邹体富老人的引导下,记者走进一楼客厅看到,沙发、茶几、餐桌、液晶电视摆放整齐,特别是沙发上方墙上挂着的精美相框十分醒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救灾帐篷里看望两位老人时的合影照片。隔壁布局紧凑的厨房里,电磁炉、电饭煲、抽油烟机、一体化橱柜干净整洁。“当初总书记来看望我们时说,党和政府要帮助大家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现在全部都实现了,党和政府的恩情这辈子都不能忘!”邹体富动情地说。
户户安居,家家有业,更让两位老人高兴的是子女们都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邹体富告诉记者,大儿子邹家荣在天生桥租用土地养殖黑山羊,冬至节时候卖了10来只,现在还有40多只;二儿子邹家贵在工地上开渣土车,每个月平均收入有3000多元;两个20多岁的孙子买了微型车,专跑县城至天生桥的乡村客运。
围绕“重建强镇、科教兴镇、产业富镇、旅游活镇”的思路,现在龙头山镇灾后恢复重建已经接近尾声,受灾群众全都住进新房,行政村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去年全镇7.5万亩青花椒实现产值1.8亿元,乡亲们户户安居、家家有业的目标逐步成为现实。下一步,镇党委将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特别要引导甘家寨群众参与进来,让更多的联体别墅变成农家客栈,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镇党委书记李善云接过话茬说道。
云报全媒体记者 蔡侯友 沈迅
永平傣寨新画卷
新年伊始,再进景谷6.6级地震灾区,感受灾区两年多来的巨变。依托恢复重建后焕然一新的新居新村,一些村寨的乡村旅游正如火如荼发展起来,成为灾区特色产业恢复发展的一道风景。
走进永平镇傣族寨子迁糯大寨,一栋栋傣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全村110户重建户全都住进了新房,村庄人居环境干净舒适,村前还建起了景观鱼塘、文化广场、大金塔,好一幅傣家田园山水画卷。
村民陶秀美家的新房就在古寺旁边。去年7月,她在自家恢复重建的20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开起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迁糯农家乐。
“生意好时,最多一天就收入3000多元。”获得了厨师证的陶秀美,做得一手傣家菜,傣族粑粑、手撕干巴、石膏豆腐、牛撒撇等特色菜,受到游客喜爱。一个月前她还参加了村里举办的烹饪班,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培训,可以做更多丰富的菜品,服务水平提高了,也能吸引更多客人光顾。如今,像她家这样的农家乐,村里陆续开起了5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扶持,给予每户3万元的启动资金扶持。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在恢复重建中,与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相结合,强化乡村发展规划控制,引导农民依法依规有序建房,恢复重建让发展乡村旅游所需的接待能力得到配套提升,村庄实现人畜分离,配套完善了厕所、污水处理、停车场等设施。同时,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美化家园,打造“花果飘香、四季常绿”的人居环境。
除了完善乡村旅游的硬件设施配套外,景谷县还积极挖掘各村寨的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村寨吸引游客。迁糯大寨有一座两百多年历史的傣族南传佛教寺院,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缅甸、泰国等地区的人们也会来此瞻仰。地震后,迁糯佛寺损毁严重,当地政府加快了对古寺的修缮计划,安排维修资金387万元对佛寺进行恢复重建,最大限度地保持古寺原貌,如今,修缮一新的古寺成为迁糯村吸引游客的好去处。
打好民族文化牌,迁糯村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培训。依托现有的一个文艺演出队,每逢节日时都组织表演白象舞、孔雀舞等傣族文艺表演,现演出队共有60多村民参加。
云报全媒体记者 沈浩 李汉勇
金平莽人出山记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境内,中越边境的大山深处,曾是莽人赖以生存的地方。莽人自称为“莽”,意为高山上的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群体,2009年才被归族为布朗族。
在漫长的颠沛流离中,莽人为生存进入茫茫林海。新中国成立前,几十户莽人散居在国境沿线的雷公打牛、南科等12个村寨。 新中国成立后,让莽人“出山”建家园,过好日子的努力从未停止:12个莽人窝棚点合并为4个村寨,莽人开始尝试建盖安居房,开田种地。然而在1984年出生的莽人小伙罗云祥的记忆中,自己的童年时代是伴着采集、打猎、刀耕火种度过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莽人仍然在山林里流浪。
改变,源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2008年4月,《金平县莽人2008-2010年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实施,通过3年12项工程的实施,使莽人群众生存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达工程实现了建制村之间和自然村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利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400亩,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通电工程让家家通电;安居工程新建安居房168幢,统一配备了木床、被褥、炊具等生活用品。基本农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让莽人寨子的基础设施大变样,教育工程、卫生工程、科技产业扶贫工程、民生保障工程让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生产技术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底,莽人村寨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849元。
如今,走进莽人居住的南科村委会的龙凤村、平和村和乌丫坪村委会的牛场坪村,再不是昔日的景象。龙凤村内,青瓦白墙的小楼房依山势而建,村外流水潺潺,村内鸡鸣犬吠。随便进入一户村民家,房前种了青菜、搭了瓜架的菜园子长势喜人,与旁边的果树一起把房子包围,屋内彩色电视机、家具俱全,主人讲着流利的汉语迎接客人,伴着厨房锅碗瓢盆的叮当声准备着晚餐,手边的自来水随开随用。 “感谢党和政府!”龙凤村小组长罗云祥发自内心地说,县乡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员向我们传达了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我们自己要多动脑筋,用好政策,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目前,抓好莽人综合扶贫巩固提升工作仍然继续着,从未间断。“一步跨千年”“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承诺在这里落地有声。
云报全媒体记者 岳晓琼
德昂新村“沪滇情”
“‘沪’是上海的简称, ‘东娜’在我们德昂语中表示山边坝子的意思。”芒市三台山乡勐丹村委会支部书记包永华说,取村名为“沪东娜”就是为了感谢上海对该村的帮扶。2004年以来,在上海的对口帮扶下,全村实施了易地搬迁工程,40户村民从勐丹老寨搬迁到如今的沪东娜村安置。
“当年搬迁户建房打地基,每户补助7000元,还发给一头牛,水电路工程、人畜饮水工程配套实施,还有教育帮扶,医疗的帮扶,上海帮扶先后投入了390多万元,没有上海的帮扶就没有沪东娜的新面貌。”包永华说,在上海的对口帮扶下,不仅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居住环境,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也大为改观,种植业、养殖业有了较好的发展条件,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408元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元。“以前在勐丹老寨的时候吃水很难,需要下山走一个小时的路、排一个小时的队,才能把水背回家。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购置了农机、用上了沼气。”赖玉月家是第一批搬到沪东娜村的搬迁户,现在她家养牛、养母猪,种植甘蔗、坚果、茶叶,每年收入5万多元。
在卢姐萨村民小组——上海市卢湾区帮扶的一个德昂族易地搬迁村,村民小组组长李腊所向记者介绍,卢姐萨村的102户村民,9年前先后从老寨子出冬瓜村搬迁下来。在上海卢湾区的帮扶下,除了帮助村民盖好房子外,还帮助每户种植3亩坚果、套种茶叶,如今都已经挂果,每亩都有4500元左右的收入。
在三台山乡的“沪东娜”“卢姐萨”“上帮村”等上海对口帮扶村寨,德昂族群众把对上海的感激之情融入到村名中,处处显示着沪滇结对帮扶的深情厚谊。
据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扶贫办主任陈力介绍,上海帮扶芒市三台山德昂族群众以来,德昂族群众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居住环境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一步,德宏州将与上海青浦区主动对接,交接好对口帮扶“接力棒”,双方共同努力,让德宏群众与全国群众共同奔赴小康。
云报全媒体记者 刘祥元 王云瑞
图片由 沈浩 李汉勇 刘祥元 王云瑞 岳晓琼 摄